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环保材料铺就彩色步道 闵行垃圾中转站变身景点?

2018-8-13 17:20:55发布94次查看
  你知道湿垃圾中转站吗?听起来就知道ta是个很有“味道”的地方。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就大错特错啦!湿垃圾中转站处理垃圾的时候可不臭哦~而且最近我在梅陇镇发现了一座很“特别”的湿垃圾中转站,ta不仅能够中转湿垃圾,最重要的是ta还能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快跟着我一起去实地看看吧——
梅陇镇湿垃圾中转站地处景洪路以西,曹建路以北,占地面积约两千五百平方米,于去年建成。据了解,这座湿垃圾中转站是由曹行村的一处旧仓库用房翻新改造而成,承担了梅陇镇日产湿垃圾的处置工作。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生活垃圾分成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大种类。其中,湿垃圾指的就是剩饭剩菜、菜皮果皮等,而湿垃圾中转站就是处理湿垃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居民把湿垃圾分类投放到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后,由环卫公司将湿垃圾单独运输到湿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里,湿垃圾经历称重、脱水、压缩后,最终被装上大车,送往生化厂、焚烧厂、填埋场等不同地点进行处置。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湿垃圾中转站的工作原理和生活垃圾四分类的基础知识,今年,梅陇镇将这座湿垃圾中转站升级成生活垃圾科普站,除了保持现有的湿垃圾中转功能,ta还有科普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作用。目前,闵行仅此一家。升级改造以后的湿垃圾中转站共分成四大展示区,即科普长廊四色可回收步道、可回收再利用产品展示区、湿垃圾生化再利用工作区和垃圾分类多媒体展示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梅陇镇湿垃圾中转站,看看四块区域都有哪些亮点吧?
40米彩色步道采用环保材质
树荫底下学习垃圾分类
科普长廊四色可回收步道区
由墙面上的宣传栏和地面上的步道构成。宣传栏里,如生活垃圾四分类,垃圾污染的危害等与生活垃圾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沿着宣传栏,地面上还设有一条长约40米的步道,采用咖啡色、黑色、蓝色、红色的四色环保再生砖铺设而成,环保再生砖由废弃的建筑材料加工而成,既凸显了其环保理念,又与宣传栏里展示的四类垃圾对应颜色相呼应。
想象树荫底下,站在彩色步道上,学习了解着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也不失为一种夏游乐趣。
琳琅满目的环保产品陆续展出
原来废弃材料还有这么多用处
可回收再利用产品展示区
集中展示了由废弃材料重新制成的环保产品。比如,使用易拉罐搭建的汽车、火车玩具模型;用废弃的纸张编织成的玻璃瓶编织网;还有水果纸箱搭建的多层纸质文件整理盒。据了解,这些展出的产品只是梅陇镇最初的想法,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环保产品向大家展出,供大家欣赏。
保留原有湿垃圾作业现场
让垃圾清运透明化
是湿垃圾中转站的内核。升级改造后的湿垃圾中转站保留了原有的湿垃圾清运环节,向大家公开透明地展现环卫工人如何将湿垃圾分拣、称重、脱水、压缩。这样也有助于大家通过实地观看,更加深刻地了解湿处理垃圾的过程。
引入多媒体技术
丰富生活垃圾知识展现形态
看过了纸质版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环保产品和湿垃圾清运过程之后,想要回顾下今天的参观成果,怎么办?最后一站就来到了四大展区的最后一个区——垃圾分类多媒体展示区。ta设在室内,投影仪上滚动播放着有关垃圾分类的小视频,大家通过观看视频,再次感知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筒子们,看完梅陇镇的湿垃圾中转站,大家是不是对ta产生新的认识了呢?
改造后的梅陇镇湿垃圾中转站由原来单一的湿垃圾清运功能上升到同时具有垃圾清运与科普知识传播两项功能。其实,像梅陇镇这样通过改造湿垃圾中转站,其本质也是为了让大家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从源头上把控日均生活垃圾产出量,这与闵行多年来坚持在做的垃圾分类工作不谋而合。
据最新数据统计,闵行已经在895个居住小区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主题活动1021场次,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38.6万户家庭,上半年累计开展绿色账户线下兑换活动892场次。
接下来,闵行还将在垃圾分类宣传、推进两网融合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垃圾分类概念深入人心,让垃圾综合治理迈上新台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