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共青团的"门店" 探寻奉贤青年中心
2018-8-10 15:37:58发布99次查看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基层青年需求日益多元化,解决基层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成了重中之重,不少团员青年无处活动,没有适合项目。事实上,共青团也有“门店”,可以为团员青年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门店”不仅就在我们身边,甚至不少人可能早就去过了,这就是青年中心。那这些青年中心是干啥的?青年朋友可以在这里做什么?连日来,记者走进奉贤多家青年中心,深入了解他们的各自特色,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艺术心灵的“归属地”
艺术感的装修、张扬个性的雕塑、创意有趣的墙画……位于海湾镇的青年中心充满了艺术气息。余歌是这里的负责人,他给这个青年中心取名为“文艺派”,在这里时不时会举办一些艺术展,展览了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更有不少书法家、音乐家、创作家在这里潜心创作。每年5月和12月,分别是玫瑰文化节和海马艺术周,届时来自周边的大学生和居民,各地艺术爱好者都会慕名前来。摄影摆拍、旗袍行街、书画展、音乐会……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前来参加。
除了艺术展,文艺派青年中心还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范虹君就是这里的一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她,从大二第一次见到口金包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她都在寝室里寻找各种资料和数据,学习制作。渐渐地,她的寝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做口金包的工具和材料,做的口金包数量也越来越多,室友同学都非常喜欢。毕业后,她毫不犹豫选择把自己的爱好持续下去,由于大学时经常来文艺派青年中心玩,这里地段幽静,又有不少艺术家,非常适合自己研究和创作口金包,她萌生了想在这里租一间房,开始自己创业之路的想法。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负责人立即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免费提供她一片场地。“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愿意吃苦,因为他们有任何行差踏错都要付出许多成本。”余歌说到,“如果我们能为这些大学生降低他们犯错的成本,给他们前进的希望和光亮,何乐而不为呢。”下一步,青年中心将进一步发挥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丰富文化内涵,让青年在活动中学习,在氛围中提升个人素质。“人生许多东西都来自青年时期,是走向社会的前哨,把思想教育、顶层提升这些通过艺术来反映出来,让青年人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余歌说道。
据了解,自2014年初启动深化青年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团区委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在青年集聚的商务楼宇、企业园区、综合性商场以及文体设施等加大“青年中心实体门店”的建设,重点打造创业就业、文化交流、学习培训、权益维护、青年交友、志愿公益、参政议事、亲子互动等具有代表性的青年聚集、活动和交流的阵地,实现对全区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有效覆盖和多样服务。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青年中心29家,青年小馆224家,提供各类课程、活动和服务项目160多项,实现了12个镇、街道、社区全覆盖。
多姿多彩的“生活馆”
“把奶油装进裱花袋里,然后挤到蛋糕上,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在罗兰莉莎青年中心,店里的,老师正在教大家怎么做蛋糕。相亲活动、青年联谊……罗兰莉莎是一家蛋糕烘培店,时常借助自己的门店优势为团员青年开展各类烘培体验活动,“工作岗位上的团员青年生活圈子并不大,我们通过这样各类的活动,希望能拓展团员青年的交际圈,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罗兰莉莎负责人李君旭介绍。
养老院送爱心,看望残疾人,给百岁老人送蛋糕……虽然是一家烘培馆,但是他们并不局限于做烘培活动,也经常组织做一些公益爱心活动。“你们要常来哦,我可以打你们电话吗?”在区敬老院门前,李阿姨拉着小罗的手舍不得放,这是罗兰莉莎组织的一次10组家庭对接10个老人的活动。在养老院里,活动家庭现场切蛋糕给老人吃,跟老人聊天,关心老人现状。短短的两个小时,让老人和活动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以至于临走时,老人和活动家庭都依依不舍。“我们带了孩子来参加,最后孩子跟李阿姨玩得很开心,走的时候都抹眼泪。”小罗夫妻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也是想换种方式给孩子思想教育,“事实上,今天我们都有了新的认识,对老人应该多一份包容和关爱。”小罗告诉记者,他们和老人互换了电话,以后会经常电话联系,也还会带着孩子来看望老人。“希望通过这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培养大家的兴趣点,增加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直观地让年轻人开阔自己的希望。”李君旭说到,下一步,要让更多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除了烘培外,做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并和做公益联合起来。
贤韵文化的“传习所”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久前,暑期实践大学生与奉贤优秀青年代表在贤韵青年中心的贤讲堂开展“面对面”活动,暑期实践大学生在感叹前辈们热爱生活,追求自我的同时,还与前辈们进行互动,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对创业、管理等问题的不解,并得到老师们耐心给予指导。
贤友会、微公益、流动课堂……这个位于奉浦街道的贤韵青年中心是个不折不扣的“贤文化”中心,来自各街镇的青年们汇聚一堂,参加各式各样的“贤文化”活动。
在贤韵青年中心,有一位年轻的志愿讲解员,他叫秦吉峰,是一个8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他发现长长的“贤文化”长廊,没有人做讲解,有些游客会困惑、会看不懂,于是他自告奋勇详细了解了奉贤的历史,并志愿为游客做讲解。讲着讲着也就都熟悉了,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双休日,只要有需要他就会去做讲解,儒家思想开化奉贤“百工”、抗击倭寇反被出卖的孝子徐初、金家世代守护的百年牡丹……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他都娓娓道来。
“贤说流动课堂”以贤廊(百米文化长廊)为活动平台,以“红色文化”“孝文化”“贤文化”等为主线,以青年志愿者引导讲解的方式,参观青年创作的文字、书法、故事等作品,让青年在参观中接受一次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
自2015年11月30日的第一次志愿讲解开始,现在的秦吉峰一年要志愿讲解160多次,每次平均30分钟左右,已经是讲解任务的主力人员。而像小秦这样的青年主力共有8名,青年志愿讲解员的加入,为贤韵青年中心“贤说流动课堂”项目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在的贤韵青年中心在原来一筑(贤韵小筑春及庐)一堂(讲贤堂)一长廊(百米文化长廊)三大活动阵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室(贤韵青年志愿者活动室),对中心西面的韩谊路特色健身步道进行升级打造,作为青年健身休闲活动的辅助阵地。以“贤文化”为内涵品牌价值,精细化打造“五贤”品牌项目,即贤说流动课堂、贤韵智慧学堂、贤韵风尚摄影、文学贤少年、贤园微公益,从“听、说、看、写、做”五方面,全方位服务、满足青年需求,吸引社区青年、企业青年、流动青年。
据悉,贤韵青年中心是首批上海市5a级青年中心,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贤园为主要活动区域。通过开展贴近青年需求的文化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使奉浦的广大青年们玩、聚、成长在一起,贤韵青年中心也成为区域化青年工作的组织中心、信息中心、活动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
去年,贤韵青年中心共接待各类青年学习参观,以及开展各类青年喜爱的“贤文化”特色活动共计132场,服务社区青年、企业青年、流动青年等共计6400余人次,微信平台粉丝增加1000余人。今年“3·5”期间,贤韵青年中心开展的“贤园微公益”项目获得了奉贤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