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摸索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这部音乐剧就是崇明文创下属的致敬文化在崇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诞生的。”在8月8日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发布会上,崇明文创园区董事长张永华透露,“崇明将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开发,积极探索文旅结合产业模式。音乐剧是国际演出市场的主流产品。崇明就是看准了对标,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上海演出行业协会等合作,以内容为切入口,建设音乐剧产业基地。” 根据黄舒骏经典歌曲改编的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将于9月5日起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连演11场,今年北京场演出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中,明年春季将开启全国、海外巡演。发布于1988 年的《马不停蹄的忧伤》是黄舒骏的第一张专辑。之后13年,他共发行了10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雁渡寒潭》《恋爱症候群》《改变1995》等都传唱度颇高。 今年恰逢黄舒骏出道30周年,与其首张专辑同名的原创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应运而生。音乐剧选取最为歌迷所熟知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和《雁渡寒潭》两张专辑中的部分歌曲。出品方致敬文化负责人表示,两张专辑的叙事性连贯、抒情性极高,符合音乐剧创作的逻辑及功能需求,希望通过年轻音乐剧创作人的二度创作,能让三十年前的经典获得新生,传承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学。 近两年,国内音乐剧市场开始兴起,但主要是国外巡演版权剧目,原创的华语音乐剧却未能突破创作和制作天花板。因此,急需本土创作者们推出“中国制造”,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原创作品。原创音乐剧《马不停蹄的忧伤》以提升创作及制作经验为行业目标,由参与中文版《战马》《春之觉醒》的年轻导演刘晓邑、参与中文版《妈妈咪呀》《隐婚男女》的音乐总监魏诗泉等挑大梁,还邀请编剧尹京熙、导演吴世赫加入,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的创作理念与制作流程。 《马不停蹄的忧伤》从项目筹备到落地创作,历时近三年。故事源起于黄舒骏歌曲《永远20岁》中的歌词:“只要有一天真爱出现,她就会安心老去”,讲述女性在岁月与爱的抉择,以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爱的永恒”为核心线索。形式将主打点唱机音乐剧,即将流行歌手或团体的歌曲串连而成叙述故事。如何用合理的故事来串联歌曲,如何用既定的歌曲来推动剧情、表达人物情感,非常考验创作人的功力。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点唱机音乐剧便是根据abba乐队名曲改编《妈妈咪呀!》和奥地利民歌改编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马不停蹄的忧伤》将选取黄舒骏18首作品,编创一个全新、富有感染力的故事。 张永华表示,今后崇明将致力于为上海原创音乐剧打造大师工作室、工作坊、戏剧合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着投出去(资金)、引进来(技术),推出去(优质内容和产业模式)原则,使原创音乐剧这个既能满足文化消费升级又能传播中式美学的新兴文化产品成为崇明“文化品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