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架空线入地整治计划年内开工35.3公里、竣工24.5公里,推进过程中,区建交委了解到电力架空线入地存在电站选址与配建等难题。
一是涉及中博会控制区域9条道路(约9.6公里)周边架空线种类繁多,电力线、通信线交织分布,且原有的杆式变电箱众多,需要入地的架空线体量很大。
二是虹桥路(凯旋路-外环线)(约9公里,含虹井路、金珠路支线)道路是重点景观道路,地下已有管线情况复杂,周边可选作电站的地方非常少。
三是愚园路、兴国路、湖南路、泰安路、华山路等(约5.9公里)为市中心核心区域,居民区密集,既要在500米范围内造电站,又不能影响周边居民,电站选址和配建都非常困难。
为此,区建交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争取市级部门理解支持,积极协调申通集团、东湖集团、地产集团、路政部门、上海动物园等市级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地铁车站附属设施、高架桥孔、单位边角用地等资源配建电站。
二是有效利用区内公共服务机构空间资源,充分挖掘区内教育、卫生、体育、市容环卫等用地资源,提供电站建设用地;充分复合使用储备用地先行配建电站,并作为今后土地出让的条件;充分利用绿地边角料、城市公地、未建设用地等资源用于电站配建。
三是优化管线布局,统筹兼顾电力设施优化布局和风貌保护、景观提升等工作。积极对接市信息管线公司、合杆建设单位等部门,在满足电力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电力布局、简化电站规模,在推进架空线入地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合杆整治,确保道路修复、绿化配套、街面景观提升等各项工作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