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谷量信奉临摹与写生并举的方法,亦堪能乱真原迹,尤其是其临习陆俨少先生的书法竟令陆老本人都难辨真伪!
8月7日,“中国梦劳动美”嘉定区第三十届职工文化作品展暨庆祝嘉定建县八百周年,“贵似得真”喜归故里瞿谷量书画展在嘉定工人文化宫开幕。美籍华人画家瞿谷量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嘉定人,1936年3月出生于马陆镇棕坊村,他钟爱安徽黄山,曾十七次上黄山写生。
瞿谷量笔下的黄山,色、笔、气、神均与他人明显不同,表现出黄山的神韵和中国画的笔墨功底。
此次展览,瞿谷量带来了其创作的33件作品,将自己的所学所悟通过办展的方式纪念嘉定建县800周年。开幕活动现场瞿谷量先生还将其创作的《黄嶽天都峯》赠与了嘉定区总工会。
上世纪90年代,著名画家谢稚柳与陈佩秋先生访美,看到瞿谷量新作的山水画作时,谢稚柳有所感慨地对瞿谷量说“我们一辈子想搞个面目,你倒搞出了名堂有了自己的面目。”
瞿谷量问谢稚柳:“我独自在海外摸索这样是否可以称为中国画?”
谢老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中国画,我们讲落墨法,这就是落墨法”
从事绘画创作已经大半辈子的瞿谷量有着骄人的成绩和广泛的交游,他原名国梁,其画最初是从西画入手,早年即随陈秋草、潘思同学习,打下了十分扎实的西画基础。有意思的是,虽然瞿谷量专注于西画创作,却并不将自己学习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广泛地结交中国画坛的同行和前辈。他先后同陆俨少、谢稚柳、应野平、刘旦宅、程十发以及海外的王已迁等宗师名家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在应野平先生的鼓励下开始尝试中国画创作,大量地临摹历代名家名作,至今瞿谷量依旧信奉临摹与写生并举的方法,而他当年临习沈周、李成、巨然的作品,亦堪能乱真原迹,尤其是其临习陆俨少先生的书法,竟令陆老本人都难辨真伪……
当然,这些画坛前辈对于瞿国梁亦关爱有加,他的今名“谷量”两字便是由陆俨少先生亲自为之改定,(取今沪语“国梁”的谐音),而若没有应野平先生的指导,他也不会将研修艺术的角度转向传统中国画。瞿谷量数十年如一日,努力学习,为了提高山水画创作技巧,他除了临摹古画,还坚持学习书法,临摹《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帖达30年之久,其在构思构图、笔墨技巧的书写意味和写意精神上又融入了西画的色彩,增强了山水画的诗情画意的表现力和时代气息,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增添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