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旭卉
如果说百姓对于中医的了解和信任,是源于对自己所熟知中医医生的信赖,那么,确保医生所开方药能够有效发挥其功效,离不开对药材品质的把控以及正确的煎制、服用方法。中药师,虽然不是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者,但他们对药品质量负责,以保证百姓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工作准则,是连接医患之间必不可少的“安全大使”。
静安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房主任吴晓玮,近30年的工作经验,早已使她将“认真”和“仔细”的执业原则,融入工作中的每一个点滴细节。
四查十对,确保病患用药安全
记者在医院中药房看到,在处方打印处,有专门人员审核药品用量用法与病人病情是否合适,一旦发现有误,将第一时间与处方医生沟通,重新为患者开具处方才可调配。已复核好的药品经确认无误后送往发药窗口。在发药前发药人员会再次核对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再将药递到患者手中,确保用药安全。“这就是完成一个处方的个中细节,专业上称‘四查十对’。”吴晓玮表示,调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不容疏忽。
作为中药房主任,吴晓玮还要对中药房的药做好保管、养护,每天要检查中药有没有虫蛀、变质等,对进入药房的每一种中药都要验收,哪种药短缺,哪种药质量不过关要退货等,每天他和同事都要一一记录。
此外,为使中药饮片剂量配伍更具安全合理性,她查阅书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标准,整理存在配伍禁忌、有毒、有小毒的中药饮片品种,协助信息科于医师工作站进行设置提醒,避免临床医师用药错误,保障患者服药安全。
闻香识药,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
这么多中药,每一种都认识吗?吴晓玮说,这是每个中药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对每一种出现在药房的中药都要会鉴别,能鉴别其真伪、质量等级、有无变质等。
为此,吴晓玮定期在医院内组织开展中药传承技能如称准分匀、闻香识药、辨别药材等专业竞赛,带动全科人员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技能水平,积极开展中药处方点评,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作为中医药院校本研生、留学生的带教老师,多年来吴晓玮坚持通过中药的气味、色泽、性状、鉴别等特点,让学生掌握各种中药材的辨别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与此同时,吴晓玮还身兼区卫计委“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组组长和区级中药课题负责人两大头衔。她在本职工作之外,带领业务骨干开展保障中药饮片质量的实验工作,以及全区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的培训及督查汇总工作,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保障中药饮片质量的安全、有效,带领全区中药饮片管理工作更上一层。
温馨便民,让拿药“最多跑一次”
为了满足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需求,吴晓玮带领团队多年来开展为患者提供“中午连时、晚上延时”、为本院退休的独老职工送药到家、残疾患者送药到手的特色服务,深受患者好评。她紧跟医院中医药发展思路,对于近年来医院中药的服务人数以3-5倍的增量,大大地超过中药房接待能力,面对严峻形势,她合理安排每个岗位的衔接和协调,为缓解患者等候时间、减轻患者拎药负重,她积极组织人员、协调环节、落实工作,开展为患者提供免费送药到家的温馨、便民服务,每年免费配送达72000多人次,获得患者的一致表扬。
30年工作中,她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在平凡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期,她又带领团队继续开展中药传统技术——“一人一方”制作丸剂、散剂工艺,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工作,就像她用中药名称“厚朴待人长存远志、苁蓉处事永保细辛”的人生格言,展现美丽的白衣天使形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勤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