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是从论文或专利等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科研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怎样避免走弯路?日前,浦东科协特邀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学者为企业解惑。
安博文是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有着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安博文团队和其他科研团队曾经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手中活”,而往往因为做科研的人不懂市场,不会主动与市场对接,科研成果卖成了“白菜价”。
2016年,安博文拿到了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以在校教师身份开公司、当老板。团队的“光纤传感检测应用”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给海底电缆装上一双“监控的眼睛”。此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罐火灾探测、海底电缆巡检等领域的安全检测,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维修成本,更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实际操作中,上海海事大学以“光纤传感检测应用”项目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与合作方成立项目公司。上海海事大学占股30%,学校所属全资国有公司代表学校持有技术股,将这些股权的75%奖励给安博文的团队。
投入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很快在南方电网、天津南港工业区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国内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