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紧扣"一目标" 把握"四坚持" 做好"六着力"
2018-8-2 10:15:56发布119次查看
“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半年工作总结务实,下半年工作部署精准,回应代表建议诚恳,充分展示政府主动担当、主动担责、主动接受监督的良好作风。”7月31日,杨浦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扩大)会议分组讨论活动,在各个街道(镇)分别举行。
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充分肯定上半年工作成就,对下半年贯彻落实十届区委六次全会部署,紧扣“一个目标”,把握“四个坚持”,做好“六个着力”,推进杨浦新一轮转型发展充满信心。
关注民生主动回应监督
“年初人代会审议各项指标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杨浦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大桥街道有旧改征收、永安栈房建设、设置滨江党建工作站、滨江大桥以西贯通等多项民生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唐蛟代表认为,大桥是民生项目实施重点区域,下半年街道将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围绕“调研走访见真功”、“民生服务重实效”、“党建引领出品牌”等五大重点工作,力争站好位、不缺位,推进大桥各项工作开展,将政府对广大居民群众的关切送进千家万户。
《报告》中,单独列出一方面内容,就年初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以及12345市民热线反映集中的问题作出相关回应,这引起代表们的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城区更新改造’‘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品牌打造’等内容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政府能通过报告形式予以回应,主动接受监督,体现了充分的担当。”封雪冬代表认为,这一举措还体现了政府更务实的为民服务姿态和更高的政治站位,相信杨浦一定能发展成为更创新、更智慧、更法治的美丽家园。
“定海二级以下旧里较多,老旧小区、穷街小巷中的群众居住环境不容乐观。”王红贞代表在发言中呼吁,定海居民迫切期盼旧改,希望政府加快旧区改造力度,切实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为定海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就民生服务问题,胡军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强化与政府提供的养老载体和养老服务的互动,培育和储备养老人才,增强对该类人员的心理疏导,更好地建设老年宜居城市。
城市精细化管理再提升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是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垃圾分类的宣传理念已经渐入民心,但在部分社区,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还未配置到位。张广海代表建议,要加强设备改造和技术改进,加强源头管理,避免垃圾的二次污染。同时,运用高科技,辅助做好垃圾分类这项试点工作。
韩如伟代表指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应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推进到底。同时,适当改善美化现有小区垃圾厢房硬件设施,注重细化垃圾分类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可理解度,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我们对政府加倍努力,不折不扣完成年初制定各项目标充满信心。”陈余代表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都有新的议题,杨浦的民星南、松潘、丹东三大排水系统正常投入使用后,为全区应对汛期排水提供了坚实保障;杨浦目前约有180个工程上马,噪音、扬尘控制较好,充分体现精细雕刻、绣花式城市管理理念;新江湾城纬三河改造,说明杨浦在大开发、大建设过程中,水域面积不减反增,充分反映各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着力推进“四大品牌”建设
《报告》指出,上海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对杨浦而言,这又是一次奋楫扬帆的发展机遇。
杨峰代表认为,“四大品牌”建设要结合上海市和杨浦区的实际,拓展新思想、新思路、新思维,对照“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要求,牢牢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促进杨浦发展。如今年七月,上海市相继出台《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上海市健康服务业50条》等服务行业的利国利民政策,将促进上海发展成未来全国医疗行业的“排头兵”,杨浦要主动对接,用好这些红利,促进区域新一轮转型发展。
“作为一名商业从业者,感到‘四大品牌’中上海服务和上海购物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当前,商业模式变化很大,移动支付等新形态的普及对商业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潘明华代表在发言中说,“对五角场商圈来说,亟需能级提升和结构优化。商业工作者们仍需要不断努力,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使市民群众和广大消费者获得由内而外的愉悦感,同时,抓住今年进口博览会的契机,不断提升杨浦商业能级。”
陈思和代表表示,围绕“四大品牌”建设,特别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杨浦要更有作为。近年来,杨浦的经济高速发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将杨浦的文化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杨浦的工人文化传统挖掘,要将工人文化作为品牌来推广,在文化载体、文化交流、文化活动等方面,传承好杨浦的文化记忆。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