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控江民警:无论在哪 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2018-8-2 10:24:52发布86次查看
控江路街道新凤城社区的居民对李松翌警官都不陌生,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频繁在社区里穿梭的民警曾经还是一名武警战士。建军节到来之际,李松翌回忆起自己当兵的那些事儿,一脸自豪。
虽然李松翌平时幽默风趣,但和颜悦色的外表下却是一副耿直心肠。他笑着说:“服从指挥,纪律严明是部队的铁则,我转业到社区当民警的时候有些担心,雷厉风行惯了,怕自己不擅长社区里的‘家长里短’。”
因为向往所以从戎
几乎每一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李松翌也不例外。17岁,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李松翌选择成为一名军人。
家在上海,又能在上海当兵,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但是选择从军就必须服从组织纪律,在家门口一样回不了家。执勤驻守、重点区域安保、司机、司务长……带着年少的懵懂与憧憬,李松翌在部队一待就是十年。
20年前,“驾驶员”还是专业的代名词,技术必须过硬。能在部队当一名驾驶兵,李松翌感到非常骄傲。
1998年,长江爆发特大洪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作为一名武警官兵李松翌虽然没能去一线抗洪救灾,但在后勤保障战线上,他一直在努力战斗。8月的上海正值炎夏,高温不退,但是前线的供给绝不能停。运送物资的过程不仅是将物资送到货运站,还要求战士们把大包小包的物资扛上火车,“火车拉满一车开走了,我们就在车里稍微休息一下,接续体力等下一列火车来了继续装运。”李松翌说。当年9月底,长江中下游水位全线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抗洪抢险的战斗取得胜利,李松翌和他的战友们也在后援供给线上连续战斗了一个多月。
外柔内刚的“老娘舅”
为何选择公安队伍?李松翌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内心的那股正义感。年轻、个子高、有冲劲,刚来到控江街道派出所的他又成为了一名“新兵”。
社区民警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着“老娘舅”的角色,这与李松翌的“硬汉”形象有些出入。李松翌自认不是一个合适社区事物的人,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看来,有时候就是需要这样的性格去果断处理纠纷。
“我记得有一对母子,因为父亲抑郁症自杀的原因,儿子从小受到了影响。经常幻想有人要害他,时好时坏。”在社区工作久了,李松翌逐渐转变成了多面手,应对不同人群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为这对母子的情况十分特殊,居委会和民警一直给予帮助。在儿子发病时,母子俩根本没法在一起生活,只有在送饭菜时,母子俩才能见上一面。
李松翌表示,为了帮助这对母子,大家想过许多方法,甚至还想过将他五花大绑抬着去接受治疗。令人意外的是,在经过几次隔着门的聊天后,事情发生了转机,当事人居然对他敞开了心扉。李松翌笑说:“我就和他很平常地聊聊天、聊聊游戏、聊聊运动,没想到他还挺听我话,我说什么他都愿意听。”
现在的李松翌已经完全地融入了社区,但是在他身上依然能看到军人的影子。每当有人问,十年的军旅生涯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时,他的回答是:“部队教会我听党指挥,为人民服务,现在也一样,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公安队伍里,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