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慧亮走访调研手记: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提出,检察机关作为“供给侧”,要努力提供更好的“法制产品”“检察产品”,真正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优、更现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理解检察产品就是一件件精品案件、一次次释法说理、一个个为民服务平台….作为基层检察院,要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着力点,通过全面精准履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今年以来,我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美国邦纳电子公司、德纳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强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发展有线公司等38家企业开展大调研,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录入“徐汇调研云”平台。平台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类别,由12345网格中心分流至具体职能部门分层、分类、分步骤逐步解决。调研发现,小企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政策、点点滴滴的扶持,大企业更关注产业氛围和品牌亮度。面对不同企业需求,检察机关怎样提供更好的检察产品这个命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全面准确履职是检察机关服务区域营商环境的基础
徐汇区要培育以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为核心的卓越制造企业群体。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检察机关在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方面需有所作为,要精准打击破坏社会安全、侵犯公司法、知识产权、金融秩序等犯罪,营造良好的营商生态环境。运用检察建议,帮助、扶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堵漏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区院研究制定了《徐汇区人民检察院落实<上海政法工作服务保障上海法治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建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了分工,制定了紧贴区域发展需求,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强化主责主业,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入开展综合治理,营造法治建设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围绕“平安徐汇”建设,全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打造智慧检务,促进检察工作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夯实检察工作发展基础等7个方面26项服务保障区域发展具体措施,落实服务区域营商环境建设,为正在起草的《徐汇区政法部门服务保障区域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供了检察智慧。
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切实保护沉默少数的合法权益
注重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形势下,要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激发非公企业活力,检察机关需切实维护民营中小企业和外来投资者、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应以优质的检察产品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深入研究非公企业权益司法保障,在强化监督基础上,把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作为涉非公企业案件的办理标准。对于侵害劳动者权益、损害公司正常经营的,会同公安、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净化区域营商环境建设。这次大调研中区院发现劳动者与企业主在欠薪问题上的关系处于强弱对立地位,而欠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区院及时会同区人社局、公安机关开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专项综合治理工作,会签了《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专项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专项综合治理工作操作细则》,形成定期会商机制,切实解决了信息不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共立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起,涉案金额170余万元,涉及劳动者88人,目前已追回100余万元,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树立共赢双赢多赢理念积极检察拓宽法律服务新途径
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我们工作,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开展积极检察。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办理各类案件的同时主动对接滨江开发、徐家汇商务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选择典型案例,开展释法说理工作,深入剖析案件中反映源头管控、制度建设缺失、综治工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各功能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地徐汇滨江,将重点建设国际人士智能中心、西岸智慧谷,集聚人工智能企业,打造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和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区院将服务保障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走访科委、区域内相关企业,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研究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切入点,助力区域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在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官办公室,每周二上门开展法律服务,建立并完善了定期与漕开发总公司召开情况通报会、检察官定期上门接受企业问询、定期与企业开展专题法律服务、定期与区公安局互通案件办理情况等“四个定期”工作机制。在综治宣传中发现了郑某侵犯知识产权线索,及时建议移送并引导侦查,成功办理了郑某侵权案。该案的成功办理在漕河泾开发区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有力打击犯罪的同时,通过此案还给创业的中小企业负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净化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该案被评为2017年上海市侵犯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大调研已进入整改和建章立制阶段,我院将切实整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持续提供优质检察产品,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工作的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