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瑛)今年是静安越剧团(原合作越剧团)《血手印》首演至今61年,“越苑芬芳,薪火传承”戚毕越剧经典剧目《血手印》回顾展在静安区文化馆非遗展厅展出。本次展览中展示了当年合作越剧团《血手印》的主创“黄金团队”成员,戚毕两位老师穿过的戏服、用过的道具获得的“金唱片”奖及生活用品近50余件。
越剧《血手印》又名《王千金祭夫》,脱胎自《龙图宝卷》,它是沿袭南戏、杂剧、传奇发展而来的。1956年由合作越剧团编剧傅骏着手对这部骨子老戏进行改编,突出了王千金追求幸福生活的善良愿望和不甘屈从父命的坚韧性格,渲染了封建婚姻门第观念对青年男女的折磨,也暴露出封建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对善良百姓的迫害。故事传达出对人性真与善的歌颂。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毕春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搭档,共同创作、不断探索形成的越剧流派。戚派朴实流畅、深沉含蓄;毕派明朗豪放、流畅自如。两位流派创始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搭档,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都深入人心,留下经典无数。2007年6月,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毕春芳的长子吴越和戚雅仙的爱女傅幸文、爱子傅幸艺也于近期来观展。戚毕传人、弟子们在各自艺术领域里,传承、传唱、传播,使得《血手印》这部具有鲜明流派特色的名剧在越剧舞台上常演不衰,花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