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小小教师"课程让孩子得到锻炼
2018-7-30 13:58:19发布87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作为团市委、市教委共同牵头的一项政府实事项目,今年各区团区委不但申请增加预算落实了经费保障,还联合各个部门,为应对突发状况“度身定制”措施,为暑托班设计“专属”特色课程,让学生过一个“快乐不简单”的暑假,打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爱心暑托班。
长宁
“点对点”负责暑托班的各项工作
今年,长宁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办班点的设立得到教育局的支持,7个街道镇办班点设在了辖区中、小学校,2个街道设在了社区文化中心,1家设在社会组织办学机构。5月下旬,各街道镇就全部落实了办班地点。
相比去年开设的17个爱心暑托班,长宁今年办班规模为23个,共计招募了900多名小学生。
长宁北新泾街道的爱心暑托班就设在长宁科技进修学院里。该办班点一期开设2个班,一班有20多名小学低年级学生,二班则有10多名三至五年级的学生。
作为区里唯一一家设在社会组织办学机构的暑托班,在安全方面毫不含糊。
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家长可以直接将孩子送到五楼的机构大厅,大厅有志愿者坐镇,进行无缝对接。教学区域都有玻璃门“把守”,工作人员需要按指纹进入,班主任和志愿者则配备了遥控器。
玻璃门前的地上贴上了黄线,注明了“爱心暑托班区域非工作人员请勿入内”的字样,确保无闲杂人等进入。
暑托班教室外的走廊,铺设的都是塑胶地板,新加的饮水机也是不插电的。低年级班级的教室里放着小方桌、小矮凳,可以看到,桌角都磨成了弧形。
办班点督导李建军表示,所有的设施都是为预防意外发生,保障学生安全。作为督导的他,每天都和工作人员一起巡查暑托班情况,确保安全。
进修学院里有机房、有空教室,李建军觉得还有余力开设班级,“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办班,如果各方条件允许,打算明年再多办2个班,可以扩大到4个,覆盖更多家庭。”
长宁团区委副书记夏俊祺表示,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团区委专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卫计委建立暑托班师生医疗救护绿色通道,确保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小学生得到及时医治。各街镇对办班点采取了购买专业安保力量巡逻、安排志愿者执勤等安全防护措施。
“我们每位团区委的工作人员都‘点对点’联系了一个街镇,负责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在关键时间点必到场。我们还将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暗访相结合,全程跟踪督促街道和社会组织做好暑托班的各项工作。”
要给孩子一个“快乐不简单”的暑假,长宁团区委在课程安排上也动足了脑筋。6月上旬,团区委就整合市、区级购买课程及各方资源,制定了暑托班课程。
“你拍一,我拍一,爱护牙齿记心里。你拍二,我拍二,牙齿是我好伙伴。”在这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江苏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认真听着小白牙和小黑牙的故事。一起唱《拍手护牙歌》,学习口腔卫生的基本常识与相应措施。这样的青少年医学科普课程已经陆续在长宁各个办班点开展。
在北新泾街道的爱心暑托班里,有一门“小小教师”拓展课,三年级的小胡和三位小伙伴一起,给低年级学生当起了小老师。
在小胡的笔记本上,写了一整页备课内容,“跳舞《二八二五六》,唱歌《校园多美好》,讲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除了对内容的要求外,还写上了表演顺序、服装要求。
小胡说,为了准备《狼牙山五壮士》,她自己查阅了资料,重新了解了故事细节,自己打印故事内容并做了删减,朗读后还设计了问答环节,“一年级小朋友回答问题很积极,我觉得实在太有意思了。”
在该暑托班,小胡和小伙伴还可以练习室内橄榄球,如围棋启蒙、软笔书法、国画天地等一系列与国学有关的课程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乐得他们直言:“最喜欢暑托班,课程很有趣,还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夏俊祺表示,团区委联合区文明办、体育局、妇联、卫计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社会组织,以暑托班为平台专门开设了针对小学生的特色课程,如交通安全、室内橄榄球、故事妈妈、紧急救护、食品安全等,以此丰富区内暑托班的课程。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