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7月30日报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基层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弊端逐渐显现,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活力,如何更有效地动员更广大的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建设,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使居民群众有效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及时传递民情和联动回应群众诉求,黄浦区(原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于90年代末期,在全市率先探索和总结了具有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三会”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
图片说明:五里桥街道桑城居民区召开听证会
“三会”制度起源于五里桥街道桑城居民区。作为最早的实践者,原桑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魏桂花坦言,“三会”制度的出现是居委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90年代末,最早一批商品房小区开始出现,跟以前相比,老百姓想啥要啥盼啥,利益需求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声音不一样,百姓就是百条心,众口难调。”魏桂花发现,很多实事项目,政府干得辛辛苦苦,老百姓却不领情,原因在于这些项目不是老百姓所关心的,老百姓觉得跟自己没有太多关系。
与其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先听听老百姓的想法。就是如此简单的初衷,一步步酝酿形成了后来的“三会”制度——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街道、区有关职能部门支持下,由居委会主持召集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
图片说明:五里桥街道桑城居民区召开协调会
听证会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居委会在社区实施的实事项目或涉及社区成员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在作出决策之前,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召开会议,广泛讨论,并提出具体意见的会议制度。协调会是对涉及社区成员间的公益性、社会性事务以及一般矛盾、利益冲突,进行协商解决的会议制度。评议会是由居委会或自治家园理事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对需评议的事项、机构和对象及其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的会议制度。
桑城小区西侧有一条百米弄堂,道路坑洼,污水横流,整天散发着恶臭。几家物业相互推诿,不肯管理。魏桂花在街道党委的支持下,多次召开了居委、城建、物业等人员参加的协调会,同时发挥在职志愿者的作用,终于争取到一支义务工程队的支持,地面铺上了彩色地砖,透绿栅栏代替了肮脏的隔墙。魏桂花又设法在道边安装了灯箱,把为社区作出贡献的优秀党员事迹展示其上。
图片说明:五里桥街道桑城居委召开年度工作评议会
这只是“三会”制度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五里桥街道在推动“三会”制度在居民区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细化完善,制订出《“三会”制度操作手册》,对每个会议制度的适用范围、参会人员、会议准备、会议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力推动“三会”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发展。
2006年,市民政局发文《上海市居民区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试行办法》在全市推广“三会”制度;2017年,“三会”制度被写入新修订的《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在此基础上,“三会”制度逐渐成为五里桥街道探索总结的城市基层党建“4+1”工作法(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工作保障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治理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图片由黄浦区新闻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