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你喜欢南京东路or南京西路?

2018-7-29 5:14:17发布109次查看
  到上海为什么一定要逛逛南京路?不仅因为其在市中心,购物方便,更因为这条路充满着历史沉淀。
老上海的南京路指的是现在的南京东路,东起外滩(今外滩中山东一路)、西至今天的西藏中路,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为步行街;而从西藏路到静安寺这段路过去叫涌泉路(又名静安寺路),现在叫南京西路。
人流量最大的一条马路
南京路是老上海人流量最大的一条马路。以前每年老城隍庙的三巡会、大户人家红白喜事都在这条路上。
南京路是被英国侨民发展跑马场带动起来的,南京东路的历史稍早于现在的南京西路。
上海开埠时期外国侨民的出行主要靠骑马。为了方便遛马,1848年,由麟瑞洋行大班霍克等人发起,在五圣庙(今南京东路靠近河南路)附近买了将近80亩土地,建起了上海第一个五柱球场和保龄球场。同时从浦江边筑路通往该处,并一直延伸到当时的界路(即现在的河南路)。因该路为跑马而筑,故当地人称之为马路。
当时从现在的南京路到苏州河、从黄浦江到现在的河南路是一片荒郊野地,外侨称之为park(即公园),所以该跑马道被称为花园弄(park lane), 本地人根据英文发音就叫它为派克弄,这也是上海人叫道路为马路的由来。
该派克弄一部分是现在宁波路的前身,一部分是南京路的最早部分。当初的花园弄只有从外滩到现在的河南路一段,是填了一条小河浜筑起来的,成为南京路的最东段,这也是为什么1908年前靠近外滩的南京路那么弯曲狭窄的原因。
南京路的几次飞跃
1853年小刀会起义,战火蔓延,上海老城厢里的居民大量拥入租界避难,很多廉价的简易住房在跑马场一带搭建起来,使得地价陡涨十几倍,南京路的商业开始了第一次飞跃。
随着跑马场的西迁,花园弄随即修至新花园旁,新筑的路面比第一期的马路正规许多(当年上海已经成立了道路工程委员会),宽6米多,表面铺碎砖和石屑,用石滚碾平。随着道路的发展,两旁的街市同时得到延伸。
1862年至1865年间,太平军占领了长江流域一带,更多的难民拥进租界,更多的廉价简易住房在新花园一带筑起,造成新一轮的土地价格暴涨,于是跑马总会在1863年又将新花园高价出售,在泥城浜的西岸(今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一带)买地,建筑了第三个跑马厅。
花园弄也再次跟着延伸,并把马路拓宽到12米多,从此成为英租界的交通主干道,人称“大马路”或“英大马路”。1865年工部局正式将其命名为“南京路”。
1898年前后,贵州路附近南京路银楼街
“先路后店,街随店延”的发展
“先路后店,街随店延”是南京路的发展模式。早先南京路靠近外滩的道口非常狭窄,直到19世纪90年代,南京路热闹的路段仅位于外滩至河南路之间,这里是老上海最早安装煤气路灯、电话、电灯、自来水的地方之一。
1906年,哈同从南洋进口铁藜木铺设南京路,使得南京路的商业繁华跨过河南路,延伸到西藏路一带,一跃为上海第一条马路。
1908年,有轨电车开始行驶于南京路。上海工部局对南京路几次扩建,到1929年路口的华懋饭店(现和平饭店北楼)落成时才定型。
20世纪初南京路、浙江路路口极其热闹。左中为宝成银楼,隔壁为三阳南货商店,马路对过转角为茶楼
随后,南京路逐渐成为上海第一的商业大街。而南京路外滩路口,作为引领上海金融业的外滩和引领上海零售业的南京路交汇之处,这里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代表着整个老上海的发展和变化。
1943年租界被废除,南京路和静安寺路分别命名为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1999年,南京路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033米。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