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周边就有一座保留百年的明清古镇,满满都是江南水乡风韵!

2018-7-29 5:01:01发布79次查看

  荻港,
位于湖州南浔区和孚镇,因诗得名
小桥流水、黑瓦白墙、典型的水乡人家,
与其他江南古镇不一样的,
大约就是荻港的原生态。
时光退去繁华,
河水洗涤喧嚣,
如今的荻港依旧保留着百年前的样子,
走在青石板路上,
过往仿佛依稀可见。
“在江南六小镇之外,我终于又找到一处,也许是更好的,它叫荻港,在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说‘更好’,是因为荻港村更古朴,更完美,原汁原味,实属难得。”
——作家舒乙《最好的江南小镇》
舒乙先生是2006年去到荻港。如今的荻港已经是国家aaaa级景区,却依旧古朴,是原汁原味的江南。
到了荻港,一定要去一家“聚华园茶馆”。在咖啡馆随处可见的今天,这家百年老店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破破的老房子里,摆着长条桌和板凳,老式茶缸和花花绿绿的热水瓶大约 很多00后和90后都未曾见过。
从很久以前开始,这里就是乡里乡亲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地方。至今,很多老人都依旧保留着一大早相约“聚华园茶馆”的习惯。而茶馆的第四代传人也依旧保留着老人们可以自带茶叶,茶馆只提供开水的传统,收费还是1元。“一元茶馆”的绰号一叫也有了好多年。
老房子里的手艺人是荻港的宝藏。在别处很难看到的箍桶匠,日复一日做着各种大小形状的木桶。费师傅的手艺远近闻名,刨子在手中,木屑刨花翻飞,木条和木条之间严丝合缝。这些课都是要装水的。细想一下就觉得很厉害,颇有留下来学点木工手艺的冲动。
丁家的桂花年糕是到了荻港必须吃的小点。纯手工打制,糯米软糯适口,带着桂花的香甜。丁师傅的状元糕也是手信的最佳选择之一,不光好吃,寓意也好。
要知道,荻港可是名人辈出的地方。诗书传家,这里曾走出了五十多个状元、进士和一百多个太学生、贡生。
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至今还留下鸿仪堂、礼耕堂、墨耕堂、传德堂、明德堂、树德堂、乐善桥、积善桥等以农耕文化有关古建筑,都是以德为先,崇文尚礼,文昌之气。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这两句诗写的是西湖,然而诗人却也曾到访荻港,留下了三首《出荻港大江》,“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汉绕成轮。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 描绘宋代荻港的风貌。
过了荷花池,就是著名的“南苕胜境”。湖州的南门外有堪比“洞天福地”的八大境,在这其中最为宁静清雅,气韵深厚的就是“南苕胜境”,鱼沼津梁,宛若人间仙境。清朝嘉庆皇帝还御赐“玉清赞化”的金匾,是其鼎盛时期。
在南苕胜境内的“积川书塾”为章氏私家书塾。章氏和吴氏、朱氏是荻港最出名的三大望族。荻港现存的36堂(大宅),23桥全部为三家所建。其中章家在财力等各方面尤为突出。
“积川书塾”其名字来源于“积土成山、水积成川”。章氏一族的子弟都在书塾求学,人才辈出。
其中,我国地质学创始人和奠基人章鸿钊(李四光的老师)、北洋政府外交家、签订《二十一条》的章宗祥、1947年国内民族资本最多的实业家章荣初、著名历史学家、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等都属于这一家族。
走到市河的尽头,跨过东安桥,就来到了外巷埭。这里,便是百年之前荻港最熙攘繁盛的贸易区,是和孚有名的商业街,见证了荻港当年的繁荣。
邻水而建的街巷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绵延八百米长的精致古建筑。清代至民国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船舶往来频繁,是方圆几百米内有名的商业街。
彩云楼、今夜月、泰源堂、百乐堂、正泰店等老字号林立。
蓝印花布、剪纸、草编、精雕细刻的老宅门,都叫人可以慢下脚步。
入夜,小饭馆灯火通明,倒影在河上煞是好看。水乡农家菜,新鲜美味。记得一定要多点鱼。不仅仅因为荻港是水乡,更因为荻港的“桑基鱼塘”可是世界重要的 农业文化遗产。
大巴:上海客运总站、上海客运南站、虬江站长途汽车站、上海巴士高速客运(沪太站)、上海长途公司北区客运站都有到南浔的汽车。
高铁:湖州站下,乘坐101路,15分钟左右一班,到泰安车站下车。到站后坐三轮车或者滴滴打车直接到景区门口。
自驾:延安高架直行进入沪渝高速,沿沪渝高速行驶102.1公里,在南浔/练市/g318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南浔立交,沿南浔立交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南浔大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