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水歇个脚 沪环卫工人盼更多爱心接力站
2018-7-20 0:00:00发布114次查看
上海约有5.3万名一线环卫保洁工人,每天清扫上海1万多条城市道路,垃圾落地20分钟“必清”是他们的工作责职,让上海这座城市干净得“可以席地而坐”,是他们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工作目标。
盛夏季节,不少一线环卫工人每天上街清扫时,要提着热水瓶大小的水杯,甚至带三大瓶水,因为工作时间他们没办法方便地找到地方续水;还有不少人,从家里带来午餐饭盒,就挂在清扫车车把上,烈日暴晒下难保不变质。上海媒体优秀品牌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自本周一开通以来,接到不少市民来电,他们说,每每看到环卫保洁人员没有地方休息,总觉得很心疼。
早在2015年,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就向全社会发出倡议: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申报建设“爱心接力站”,为环卫工人遮风避雨、喝水热饭提供种种便利。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接力站”已超过6000家。
上海6000多爱心接力站,这些站点的服务如何?环卫工人如何评价?为何还有不少环卫工人无法就近享受服务?昨日,本报记者换上环卫工人的工作服,随城市美容师一起捡垃圾、“扫大街”,一起拿着水杯到“爱心接力站”体验、调研社会提供的爱心服务,听听环卫工人的心声。
环卫工人要求很简单
喝口水、歇歇脚
上午10时许,在学习体验完“扫大街”后,记者随人民广场保洁班的环卫工人原兰英、李志前往附近的“爱心接力站”歇歇脚。最近的一家在123路公交终点站,调度室门口贴着“爱心接力站”的标识。推开门后,公交车站的工作人员抬起头打招呼:“来了啊,快进来休息休息。”相互寒暄几句后,只见原兰英、李志熟门熟路,走到里间去倒水。倒完水,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喝了两口,再次起身准备去干活。
“天热了,班组长在开工前都会提醒大家多喝水,注意防暑,哪里有‘爱心接力站’,班组也会交代。”原兰英介绍,有了“爱心接力站”,环卫工人可以没有负担地走进去,一般只需要加点水,偶尔累了,感觉不舒服,才会多歇一会儿。而除了123路,武胜路沿线的145路、112路等公交终点站的调度室都是“爱心接力站”。“有些公交站点虽然没有挂爱心接力的牌子,但是看到我们坐在外面,也会招呼我们进去歇歇。”社会的付出,让环卫工人感恩在心,许多人都有一个共识:不给别人添麻烦。下雨湿透了,就不进“爱心接力站”;一身臭汗,就离其他人远一点;有些单位热水不多,就不占用了。
接力爱心要做的不多
有水、有椅就可以
不少企业对成为“爱心接力站”有顾虑,怕挂上“爱心”标牌要付出很多,对自身营业造成影响。其实成为“爱心接力站”并不复杂,本就是双方利用各自已有的资源。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主席肖龙根说:“有几个座位,有加水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有冰箱给环卫工人冷藏午餐,有微波炉热热饭菜更好。”
记者在体验环卫工作时也发现,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城市保洁要求,决定了环卫工人每天可以坐下来休息的时间很少,也就午餐一小时。而且,环卫工人一般早上四五点就上街了,他们的午餐时间与快餐店、便利店的时间错开,不会因为坐在店里吃饭影响店家营业。像肯德基设的爱心专座,有需要才会有环卫工人坐上一会,“一天最多也就二三人”。笑脸相迎、互不打扰、舒心温暖,是爱心接力站对环卫工人最好的关爱。
城市有温度有温情
期待更多企业“接力”
在上海市总工会的推动下,市政府将创建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纳入到2018年政府实事项目。目前,已有6000余家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接力站”在上海“遍地开花”,包括公交站点、加油站、银行、便利店等。挂在站点门口的标识是“笑脸”,体现了城市面带微笑关爱环卫工人。肖龙根说:“当时取名‘接力站’,就是希望社会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能不断有人接力,让爱心一站站传递下去”。
1万多条马路,6000家爱心接力站,平均2条马路才有一个可以歇歇脚的地方,而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都是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巡回清扫,不可能跑两三条马路去找地方休息,或者回到远在两三公里外的工作间“道板房”倒水、吃饭。如果有更多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沿街商家加入爱心接力队伍,基本达到每条街有两三家爱心接力站的“密度”,环卫工人的休息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今天起,本报发起爱心接力活动,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将开设专线,期待“爱心接力站”在盛夏有源源不断的爱心企业来“接力”。
城市的洁净文明,需要环卫工人无私奉献,而环卫工人也期待他们的劳动得到市民尊重和关爱。贴上一个“爱心接力站”标贴,对环卫工人笑脸相迎,也是为城市的洁净和美好献一份力,体现了市民与城市美容师互相尊重关爱,也体现了城市的温度和温情。
黄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