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阅读》读书分享会 专家建议身教式持续安静阅读
2018-7-21 16:26:11发布107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7月21日报道:“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平板玩游戏”、“给他买的书那么多,他却一本都不看”、“我在的时候孩子还能安静学会习,我一离开他就又去玩了”……类似的抱怨不少家长都有。
昨晚,一场旨在推动“亲子共读”的公益讲座于在上海举行。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及钟书阁主办,明基wit及大白安心医疗协办。
今年6月,明基wit曾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书阁、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进行了中国儿童与家庭阅读现状调查,调查显示,受访中近六成的孩子年阅读量低于均值81.8本,有父母伴读的孩子读书的数量是同龄人的6倍,并且有64%的孩子表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讲座主讲人、台湾中央大学教授陈德怀与特邀嘉宾分享了帮助孩子养成兴趣阅读习惯并实现终身阅读的方法与心得。陈德怀以《明日阅读》读书分享为主题,讲解了书中的核心概念——身教式持续安静阅读(mssr),即强调以兴趣为本,在把选择书目的权利交给孩子的前提下,让父母或老师每天至少用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主动阅读各自有兴趣的书籍。
陈德怀认为,孩子对父母老师的要求会习惯性地产生抵触心理,是因为这些要求往往不是被他们的兴趣所驱动的,只有当孩子们真正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才能把这种行为习惯自觉地加以保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小朋友们在成长阶段模仿的对象,在家长的身体力行下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透过这种每天至少十分钟的身教式、陪伴式的持续安静阅读,让孩子发现原来阅读是可以由他们主导选择并能带来快乐的,亦是对孩子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大白安心医疗顾问高鸿云提到,阅读对孩子们来说,是他们人生成功最基本的学习技能之一。“应注意的是,在孩子做好准备之前,就去鼓励孩子学习,反而会使阅读变成一种挫折的体验,此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循序渐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让孩子享受阅读。”高鸿云认为,父母应该合理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电视、平板的时间,但尽量不要使用屏幕时间作为阅读的奖励,或是作为不阅读的惩罚。
主办方表示会持续为《明日阅读》及亲子共读观念进行推广,期望能以实际行动改善中国儿童的阅读习惯。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