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夏天爱吃的这两道菜又出事!男子差点丢命,已有多人中招……

2018-7-21 5:28:37发布97次查看

  某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名男性病人
一直喊着肚子好疼,心跳得厉害
急诊科医生一开始还以为
是普通的肠胃不太好
不过检查了以后发现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一整天没有排尿
肾、心脏受损
这位来到浙江嘉兴海宁市中医院(市肿瘤医院)急诊科的男病人姓张(化名),今年70岁左右。张大爷虽然神志还算清楚,不过已经疼得冒冷汗了。
张大爷告诉急诊科的邬丹琴医生,自己在前一天晚上吃了点炒葫芦。一开始吃到嘴里感觉特别苦,本来觉得苦的东西可以去火,就吃了几片,可是 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就不吃了。
没想到几个小时以后,张大爷开始拉肚子。第二天的情况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从前一晚到第二天,张大爷 拉肚子就没停过,有十几次,还有心慌的现象。而且他不仅肚子痛,还出现了恶心呕吐,喉咙痛,嘴巴发苦等情况。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出现了明显的房性早搏,所以才会出现心慌的症状,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根据张大爷的描述,邬医生判断,前一天晚上吃的葫芦有问题。
邬医生立马给张大爷进行护胃和止疼,虽然张大爷的病情被控制住了,不过他的一些指标仍有点偏高,邬医生还是给他安排了住院。
邬医生说,还好张大爷的病情不是很严重,所以心脏和肾功能的损伤还能恢复,如果他没有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严重脱水或者脏器受损严重,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苦葫芦究竟有什么毒?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葫芦分甜葫芦和苦葫芦,地蒲也有甜和苦之分。比如葫芦品种杂交,可引起遗传性变化,生长出一种苦葫芦,虽然外形与甜葫芦相似,但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邬医生说,误食苦葫芦或者苦地蒲数小时后就会中毒。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体温多正常,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类似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
医生提醒,苦葫芦与甜葫芦在外形上很难鉴别,但苦葫芦具有明显的苦味,食用前可以用舌尖舔尝有无苦味,如果是苦的,就丢掉,千万不要犹豫。对葫芦的栽培最好采用人工授粉,防止品种杂交结出苦葫芦。
2017年8月15日,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食用葫芦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的患者。入院时,患者已神志不清,精神萎靡,双瞳散大,血压测不出,严重酸中毒。医院立即给予扩容补液,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血液灌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应对措施,但是这位患者还是在8月17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6月,有一位65岁的陈老伯,用自己种的瓠子(地蒲)做了一盘瓠子烧肉,尝了一口后觉得好苦,但他转念一想:这可能和苦瓜一样能清火,于是自己一个人将菜吃了大半。结果一小时后,陈老伯不仅把胃里之前吃下的东西吐完了,竟然还 吐出了血水。
通过检查显示,陈老伯的肝肾功能遭到了损害,医生在为他做胃镜检查时,发现他胃里有广泛性渗血和糜烂。结合陈老伯中午的饮食,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
还有一些蔬菜类食品如果食用不当
也会发生食物中毒
吃了几十年的霉苋菜突然中招
全身发紫头晕胸闷
浙江的徐大伯很喜欢用霉苋菜下饭,不过有一次,吃完苋菜后过了一个半小时,他就开始感觉不舒服,头晕、胸闷,嘴巴、手指头、指甲都变成了紫黑色。
家里人看到“变了色”的徐大伯,吓了一跳,赶紧打车把他送进了医院。徐大伯洗胃解毒后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元凶”是亚硝酸盐中毒。
“每年的7月到9月,腌菜大量上市,医院都会接诊不少吃腌菜等食物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为徐大伯看诊的医生说。这两周以来,急诊室已经抢救了4位比较严重的患者,3男1女,年纪都在5、60岁。
新鲜的蔬菜在腌制后会产生大量硝酸盐,过量食用后,我们肠道内的细菌会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会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 使人体组织出现缺氧的现象。重症者可出现心、肝、肾、大脑等器官缺氧坏死、呼吸衰竭,直接危及生命。
腌制食品在腌制一周时,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这个时候如果买来吃,很容易中毒。最好等腌至半个月后,亚硝酸盐含量降到最低时再食用。
编辑:路景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