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竞竞)前不久,楼宇民警小陈接到外籍白领艾利报案称,她从嫌疑人沈某处购得的“打折”机票根本无法使用。了解案情后,民警迅速联合出入境办民警启动涉外警务联络机制,并对案件开展侦查,同时通知企业做好警示工作。6月初,民警将通过图像编辑软件伪造电子机票的沈某抓获。包括艾利等正在出差的多名被害人通过微信向侦办案件的民警表示感谢,一句“love you”展现了在静安工作生活的那份十足的安全感。
在全区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工作中,公安静安分局把楼宇精细化管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企业和员工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始终把护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份使命感扛在肩上。
平安“楼小二”优化营商环境
清晨的静安街头,50万白领从城市的各个区域涌向200多栋商务楼宇。楼宇经济如此“高密度”的静安区,平安的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静安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主动赴楼宇为入驻企业开展“访企问需、访企送计”服务,定制企业职务内部犯罪、金融风险控制、侵权犯罪形势等线上线下课程,并与区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风险防范预警,提升企业自我防控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商圈监管、企业防范的营商环境“大保护”工作格局的逐步建立。
同时,楼宇民警每周在商务楼内设立宣传点,向白领们宣传电信诈骗、传销、假币、网购骗局、假冒伪劣商品等民生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防范措施,让白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
严把“问题企业”入口关
记者了解到,楼宇民警切实加大对楼宇物业入驻企业审查工作的指导力度,会同区警税联络办、工商等部门对部分重点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缴纳情况进行细致审核,严防涉嫌违法企业入驻楼宇。
今年以来,通过联合经侦支队加强对入驻商务楼宇企业的前端甄别,共有11家涉嫌非法经营、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问题企业”被成功拦截,有效净化了辖区内商务楼宇的营商环境。
除此以外,对于目前已入驻的疑似“问题企业”,楼宇民警将加大相关信息搜集力度。楼宇民警们将安防、警务、消防、党建、司法行政、安监、物业等“大平安”范畴内各种楼宇服务管理力量凝散为整,形成合力。
安防措施升级保商圈平安
大调研活动中,民警发现部分商务楼宇管理存在漏洞,安保人员安防意识薄弱,外来人员走访登记制度未严格执行,产品推销、外卖送货人员能随意进出。
加上楼宇内入驻企业缺乏安全联防机制,公司员工进出也未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犯罪分子往往就利用员工午休、外出就餐机会,伺机作案得手。
对此,南京西路派出所指导中信泰富、恒隆广场、soho东海广场等32家单位设立专职或由员工兼职的前台接待人员,逐一对来访人员审核,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优化监控设备,加强安防培训。通过上述防范措施,今年1至6月辖区内商务楼宇的盗窃案发数下降至1起,比去年同比下降90%。
根据经济、债务纠纷以讨薪、讨债为主的特点,商圈内派出所推动建立了“1+1+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即一旦发生涉企矛盾纠纷,迅速由派出所民警、楼宇物业、“两新组织”、相关企业法务专员组成的楼宇调解委员会,搭建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平台,畅通信息互通反馈渠道。
同时,针对故意滋事、企图激化矛盾的相关人员,楼宇民警将指导物业利用视频监控和实兵巡逻,加强楼宇出入口的前端识别和先期处置工作,防止相关人员撺掇造成事态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