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积极寻找“四化”建设适生种源
2018-7-17 14:38:00发布86次查看
今年李强书记在植树节现场指出生态环境要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推进上海市“四化”建设,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积极寻找上海适生“彩化、珍贵化”苗木种源。近日由市绿化市容局顾晓君副局长带队,市园科院一行专家来到河南省南召县,为“四化”工作推进寻找适生种源。
南召县为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全县有高等植物29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秦岭冷杉、大果青杆、野大豆、厚朴、水青树、水曲柳、黄檗、楠木、球果香榧等3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3种;主要经济树种142种,主要有辛夷、板栗、柿子、核桃、杜仲、山茱萸、银杏、猕猴桃、李、桃、梨、苹果、油桐、乌桕、漆树、花椒、枣树、黄连木、山楂、连翘、金银花、石榴等。
南召县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南苗北引、北苗南移的驯化带,且当地苗木产业基础好,成规模。市园科院作为行业综合科研单位,在梳理近20年来在观花和色叶树种方面的引种、选育、栽培和应用技术成果上,重点考察南召县的植物资源,以确定“四化”工作重点推荐植物。调查组一行来到南召县,在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南召玉兰古树群落,调研了当地月季栽培品种、生产规模,玉兰盆景园、生态园生产和经营等。通过考察,调研组认为,南召苗木产业可加大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合作,通过科技“联姻”,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园林科技研发平台和技术优势,提升南召苗木研发科技水平和标准化培育水平;推动南召苗木由数量、资源优势向品牌、质量优势的快速转型,为南召苗进入上海等华东地区提供便捷通道,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赢发展的目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