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曾拥有中国最早博物馆 一览早期博物馆收藏

2018-7-17 0:39:01发布91次查看
原标题:上海曾拥有中国最早博物馆
  由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特展“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将于今天起至10月21日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免费展出。该展集中三馆优势资源,展出了原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的自然史和人类学、考古学、艺术类藏品及相关展品共百余件,这些珍贵藏品印证了上海拥有中国最早博物馆的事实,挖掘出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览早期博物馆收藏
  本次特展精心选取了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曾经收藏的代表性兽类标本83件、人类学标本7类、文献图书资料17本进行展示,并选取了文物旧藏以及与其类似的古代艺术品共计44件。这些珍贵藏品印证了上海拥有中国最早博物馆的事实,观众可以一览当时的收藏研究概况。这些自然史标本是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移交至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是上海和华南地区被有目的调查、有系统收藏、有分类研究展示的开端,开启了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的扉页,而随之派生出来的人类学、考古学与艺术藏品的收藏,也为世界了解当时的中国及中国了解相邻国家的社会风貌打开了一扇窗。
  本次展出了许多珍贵藏品,有世界最早的白鳍豚完整骨骼标本和一副下颚标本,这两件标本比白鳍豚的模式标本采集时间还要早数年;有中国最早的兽类标本———采于1871年的金钱豹标本;有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南长臂猿充填标本;有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有珍贵的普陀山考察研究手稿;有写于植物叶片上的经文———贝叶经;有东晋咸和元年的黄淳墓志;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等等。本展览还有许多珍贵文物及文献资料,如亚洲文会的牌匾、各种相关出版物和资料等。
  延续上世纪经典展陈
  据介绍,该展按当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展示的格局,运用当年的藏品,情景式还原昔日的风貌,再现三十年代上海博物院的展示,让观众回溯历史,在场景中感知、了解上海的博物馆发展的悠久历史,从而真正体味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源头。
  展览选择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因为这是一座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具有明显海派文化的经典与风尚,与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当年场馆的建筑风格一致。本展览采用沉浸式展示设计,以复原性场景令观众有一个带入式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切实体验上世纪30年代上海博物院处于黄金时代的模样。
  生态景箱是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无论从展示理念还是展示手段均位于世界前沿的实证,这种新颖展示方式当时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现场,观众可以看到大熊猫、羚牛、西藏棕熊、岩羊和獐的五个复原生态景箱,所用动物均是当年景箱所用的动物标本。策展方特意借鉴《清宫兽谱》中的绘画风格,将本展示中的25件不同体型和类型的兽类标本用中国传统风格进行了绘制并运用于展示及相关的文创产品中,希望这些标本绘画在带给观众美感的同时,也能带给更多的科学启示。
  与上海的历史渊源
  始建于1874年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在成立之初,就以公众教育为其建馆宗旨,具备了现代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全部功能,与同期成立的北美自然史博物馆办馆理念完全同步。它是一座以自然史收藏为主的博物馆,其藏品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现代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全部类别,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自然标本和考古艺术品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1952年5月19日亚洲文会关闭,其收藏品移交上海市文化局。
  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有着密切关系,其自然类藏品绝大部分被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历史文物类部分藏品为上海博物馆收藏。本展览即是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传承于亚洲文会的兽类标本、人类学收藏为主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