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2018-7-16 13:46:06发布93次查看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其原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日前,记者从上海光华医院了解到,夏季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通过中医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上海光华医院副主任医师程少丹告诉记者,“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通过温针灸、督灸、银质针、穴位敷贴等治疗方式,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
温针灸技术是艾灸与针刺结合使用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应症较广,常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如风湿疾患、肌肉关节疼痛、冷麻不仁等。温针灸特别对于腰痛病、膝痹病、肩凝症、项痹病、网球肘等疾病能够起到温经通络、扶正止痛的作用。
督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外治法。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银质针原是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陆氏伤科的治伤工作,由80%白银制成,吸取了古代九针中圆利针、长针和大针的特点。针体粗,针身长,容易刺及身体深部病变部位,针感刺激作用强,针尖圆而钝,操作安全。银质针一般配合针柄温针灸后,针尖的温度可以达到摄氏42度左右,既可发挥治疗效果,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具有类似脉冲射频的作用。
三伏天穴位敷贴通过药物在特定的时间对穴位的刺激达到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功效。主要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痛经等。
专家提醒,今年三伏天时间为7月17日到8月25日,每年从初伏开始到末伏结束,坚持冬病夏治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的功效,且连续治疗3~5年能达到最佳疗效。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