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大型老龄化社区的特点出发,根据街道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5.7万余人、占比41.84%的老龄人口构成情况,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平台,着力打造辐射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阵地,不断提升为老服务品质。
一是精准对接实际需求
通过对辖区内老龄人群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对居家养老需求的动态调研分析,街道梳理出社区老年人在生活照护、情感满足、社会认同三个方面的迫切需求,据此确定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三个建设目标:
服务内容人性化,用“一门式”服务缩短养老政策、资源与服务对象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标准专业化,孵化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汇聚为老服务专业队伍;
服务平台多元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运作”的模式,搭建全社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为老服务平台。
二是优化提升服务功能
基础服务有精度
结合市、区补贴政策,落实包括助餐、助浴、助洁等项目在内的精细化养老服务包,每月服务1.8万余人次,家政服务7千余人次。开办上海市老年人综合型助餐服务示范点,排摸“依病送餐”重点名单,精细掌握米饭的软硬、菜品的禁忌。
康乐活动有热度
克服物理空间的限制,统筹利用各活动场所,以老年人自治、自主管理为主,采用团队预约登记、分时分段排班的方法,让每位老人都能找到志趣所在、归属所在。
精神关爱有温度
中心内设的日托所在提供体贴细致的日间照料基础上,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落细、落小、落实”,搭建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公共空间,促进人际互动,被老人们誉为“不吃药的医院”。
三是注重规范长效运作
夯实政府主导责任体系
成立专门的街道工作小组,负责效能监督和工作指导。
拓展专业团队运作体系
引进街道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上海安康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在老年教育、日间照料及独居老人关爱等领域深耕细作。
健全社会资源参与体系
依托街道为老服务志愿者平台,收集对接推拿保健、艺术摄影等公益性为老服务项目清单。
完善服务供需保障体系
结合社区“养老顾问”试点过程中反映集中的诉求,梳理养老政策、办事指南、服务推介等信息,形成养老服务建议清单,让老年人更快更好地链接适合的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