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成立仪式。来自静安、黄浦、闵行、宝山、崇明区的区委政法委负责人和政府法制办负责人,上海高院及5家基层法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特邀调处委员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记者了解到,浦东法院的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是在行政案件集中交叉管辖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法院全面推进行政案件集中交叉管辖改革,浦东法院集中管辖原由闵行、黄浦、崇明、宝山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不再审理涉浦东新区的一审行政案件。在集中管辖后,原有机制由于案件区域调整被打破,法院之间的联动、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动机制等均有待重构。
浦东法院院长殷勇介绍,面对案件区域差别、案件类型多样、辖区覆盖更广、化解难度更大的新局面,行政调处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上下级法院、集中管辖法院与非集中管辖法院之间的联络,健全系统内协助互通机制,盘活审判资源,形成协调化解合力;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整合4个区的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构建跨区域联动对接机制,为案件协调化解、信访维稳等工作争取支持和帮助,实现行政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介绍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工作情况时,浦东法院副院长金民珍讲到,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作为诉调对接中心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争议协调化解的专门平台。多元调处中心通过建立行政案件实质性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程序在化解争议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明确行政争议、初步揭示案件事实等方面为案件实体审理打下基础。
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浦东法院聘请的调处委员中,不仅有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人大代表,还有高校专家学者、律师、退休法官等。不同职业的调处委员参与到行政调处中来,更有利于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
作为首批特邀调处委员之一的叶必丰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他认为,“行政诉讼有其特殊性,对我们调处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社会阅历,这样才能全面清晰地认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并适时提出可行性意见,不断促使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