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年轻爸妈,因为工作原因,孩子都交给长辈来带,那么就会导致很多的教育理念不相同,例如之前很火的
随奶奶跳广场舞的孩子
白净净的孩子
变成了黑黝黝的娃
原本应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变成了土味普通话......
最近,
杭州一位宝妈在网上哭诉:
我儿子现在三周岁不到,
满口的土味普通话。
刚开始,我想纠正,
可每次纠正,
婆婆就会有意见,死不认错,
我都不敢纠正她了。
本来想着,以后上学老师会纠正,但是有一次我在单位提起这件事,我们领导听到了,说,这样不行的,以后很难纠正的。我也焦虑呀!
今天晚饭,婆婆又开始教学,夹着豇豆跟我儿子说,“这个叫cándòu”,我想反驳,忍了,又夹了一根,“来,多吃点,cándòu吃吃很好的”...,说了n个cándòu之后,我忍不住了,“ 这个不叫蚕豆,叫gāngdòu,蚕豆是……”然后她不高兴了,“我说的是长豆,长短的长。”又是一顿说,说“外面卖菜的都叫长豆,本地人才这么叫”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我又只能闷声不响了。
问下各位,
我到底该不该去纠正呢?
首先,热心的网友们
及时地指出了
宝妈的错误:
豇豆,
念“jiang(第一声)豆”
可不是gang 豆。
其次,
是否要纠正土味普通话,
有的网友认为
小时候是语言启蒙时期,
必须要纠正;
而有的网友则表示
跟着爷爷奶奶学点土味普通话
没事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改。
同样的问题,不止这位宝妈
一个人遇到
近日,微靖江论坛上也有一网友发帖,想让各位帮忙出出主意。
有网友哭诉,
婆媳关系也因此受到
严重威胁!
刘先生的孩子正在牙牙学语,因担心公公婆婆的方言不利孩子语言发展,媳妇竟然立下规矩,除非公公婆婆用普通话交流,否则不能随便教孩子说话,弄得 婆媳关系很紧张。
关于要不要纠正土味普通话,
网友们分成了两种观点。
改!!
必须改!!!
@白鸽:肯定要纠正,但是会得罪你婆婆。用什么方式方法,慎重。
@小乌拉:找你老公想办法, 孩子现在白纸一张 ,等学会了, 再想纠正 ,估计要花费双倍都不止的时间精力。
@杜dudu:要纠正的,这个不能忽视的,一定要学标准的普通话,不然现在的普通话说的不标准,起码要小学了,才能纠正过来了。
孩子是一张白纸,
必须要纠正,
普通话从小学起!
无所谓啊,反正长大自然会改过来的。
@艾草妈妈:方言吃香,现在小孩能说方言的很少,说好了,以后可能可以当主持人,普通话说的人太多,让老师教吧。
@小米:没关系的,上学就自动纠正了。如果你是靖江人的话,我倒觉得学靖江话比普通话重要多了。
@类一酱:你跟你婆婆说,让你婆婆跟你家娃说靖江话,爸爸妈妈跟宝宝说普通话,这样宝宝就靖江话和普通话都会说,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脑子转起来快,对以后学外语有帮助。
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因家里人有多种方言而烦恼,也不要强迫老人说带着「方言味儿」的普通话
反而,大部分实验研究表明,双语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他们往往比单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社交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表现的更好。
在长大后学新的语言时,成长于双语环境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均比单语者显示出更强的语言学习能力。
你愿不愿意让孩子跟着老人说一口
“土味普通话”呢?
记得留言告诉小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