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实现价值 2018首届上海国际技术拍卖会亮相国拍
2018-7-11 21:51:17发布113次查看
拍卖会现场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通讯员裴鑫7月11日报道:“2018首届上海国际技术拍卖会”近日在上海国拍三楼拍卖大厅拉开帷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刘勤为本次拍卖会鸣锣。东方网记者获悉,这是科技部5月下旬印发《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上海首次举办技术成果专场拍卖会。
今年3月中旬,东部中心联合上海国拍、申创开始策划本场技术拍卖会,到今天拍卖会正式启动,历时近4个月。在这4个月中,合作三方共建“上海国际技术拍卖平台”,以平台为主体共同推进、策划、组织此次拍卖会。筹备初期,东部中心在自建成果库中调取有交易潜质的技术,通过走访技术持有人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等20多家科研单位,邀请其科研管理负责人、科研团队尝试技术拍卖的交易新方式。平台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项目对接会,包括长三角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交会创智汇项目路演、“走进高校”系列产学研对接会等12场活动,多渠道推介技术,寻找意向技术合作方。经过充分筹备,主办方从来自高校、院所、企业的86件专利中精心筛选出6件标的,涵盖了影视图像分析、化工、生物医药等热门技术领域。
在此次拍卖会上,优质标的成为了现场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其中,标的1上海海洋大学提供的发明专利“一种果蔬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缓释性食品保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最终以15万成交;标的2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提供的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沉积ni1-xtix合金层外延生长nisige材料的方法”最终以10万元成交。据悉,拍卖会上共有6项标的拍卖成功,成交总金额达142.8万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巡视员刘勤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结合科创中心建设要求,从制度政策先行、主体活力激发、专业服务培育、功能平台支撑、载体渠道布局、技术资本融通六个方面,着力营造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生态。上海申创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促进中心主任邱正明在发言中指出,此次拍卖会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依托上海国际技术拍卖平台,挖掘更多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健全技术成果的转化机制,促进技术成果的资本化和产业化。最终把科技成果拍卖模式打造成为成熟的科技成果交易机制,从而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