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专家”热衷“小科普”

2018-7-12 11:44:59发布88次查看
  上周末,上海科普大讲坛迎来第100讲,同时也是2018年“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的首场活动。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作为科学营的首位讲师在开营仪式上寄语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年轻一代应有的贡献。据悉,今年的科学营为期5天,45名热爱科学、热衷探究的青少年将与11位科学“大咖”共度科学时光。
在科学营的日程安排上,记者看到了讲师团阵容,除了汪品先、张亚平、魏辅文、舒德干4位院士,还有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夏志宏、李政道研究所资深教授季向东、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克隆猴团队负责人孙强等,研讨话题涉及深海探测、生物进化、基因科技、人工智能等尖端热门领域。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娴告诉记者,上海科普大讲坛迎来了第100讲,自开办以来共有198名中外科学家来到这里为公众普及科学。而每年的科学营都是从这个“专家库”中挑选能讲、会讲、受欢迎的科学家担任讲师。这些科学家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热衷科普事业,乐于放下身段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
今年82岁的汪品先,在今年5月搭载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执行他领导的“南海深部计划”西沙深潜航次任务,赴南海海底开展考察。这一次令他感到骄傲和激动的是,终于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到千余米深的南海。考察回来之后,汪品先又成了关注的热点,一时间约他采访、邀他讲座的人纷至沓来。他推掉了大部分邀请,因为他说自己很累,想休息下。可当宋娴以这次科学营名义向他发出邀请时,他回复的邮件是“我一定来”。
“我国岸外有几个海?是不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刚开讲,汪品先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汪品先说:“从海域来划分,我认为我国周围应该分成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渤海、黄海无论从平均水深还是总面积都无法和南海相比。”那为何渤海成为“四大海”之一呢?汪品先解释说,中国古代对周边海洋的了解不多,汉朝时就有了“渤海郡”;而唐朝时的“渤海国”则从东北一直到日本海一带,“渤海”的概念也就留了下来。这一颠覆人们认知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作者 王毅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