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城管周家渡中队在工作中转变作风与方法培育一支“马天民式”城管队伍

2018-7-6 0:00:00发布103次查看

  今年是“美好周家渡”建设的第一个年头,为了维护好市民“家门口”的环境与秩序,周家渡街道培育建设了一支“马天民式”的城管队伍,用专业、热情与诚恳,回应辖区群众的呼声。

  马天民是上世纪60年代电影《今天我休息》中的主角,是一位热心为辖区居民服务的民警。

  转作风破解难题

  “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做好社区干部的强力后盾,当好可信赖的社区建设守护者!”城管周家渡中队在小区综合治理工作中,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着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解决了不少“老大难”问题。

  在云台二小区附近,曾有一个售卖杂货并经营废品回收的地摊,影响周边环境。居委多次劝阻,街道也牵头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整治,但由于摊主夫妇生活困难,地摊一直反反复复存在,没能彻底解决。

  在提出建设“马天民式”的城管队伍这一号召后,城管周家渡中队转变工作方法,决定找出各方均能受益的解决途径,以此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趁着节假日,街道和中队领导来到摊主家中探望,并再一次与其沟通,围绕“美丽家园”建设等重点工作,分析利弊,耐心劝说他们积极就业,以此改善生活。

  夫妻俩的思想工作慢慢做通了,中队趁热打铁,与居委一同寻找各方资源,最终在街道的支持下,为一家人找到了合适的新工作。

  变方法融入社区

  “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这是近年来城管周家渡中队对自己的一项工作要求,中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体现出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居民的肯定。

  这些变化中,最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便是中队将原本“小队进社区”的制度,改变为“队员进社区”。中队调整了原本以块域小队为单位与居民区建立联系的制度,陆续在辖区内32个居民区建立城管进社区工作室,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做到“一人一居委”,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城管队员身上,加强与居民区的联络频次。

  现在,城管队员每周至少去联络居民区1次,队员和社工、志愿者一起上门解决居民毁绿种菜、群租、违法搭建问题,处理居民投诉矛盾等也成为工作日常,从“有诉求才去居委”转变为“常态化蹲点居委”。队员则能根据居民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进社区”工作。他们有的参加居民区每周例会,有的参与居民区每周四清洁劳动,有的作为居民区巡逻小队成员,每周一至两次与居委工作人员一同巡逻。通过这些举措,及时收集居民区内的新情况,踏前一步开展工作。

  此外,中队工作人员定期到基层帮助居民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为居民区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疑难杂症,如小区内车位私装地锁、违建自行车棚等,受到小区居民好评。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