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一位科学家的善举和情怀

2018-7-6 11:44:37发布96次查看
  近日,徐匡迪院士和他的夫人许珞萍一起向久隆模范中学捐赠100万元。100万元,是徐匡迪院士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最高奖的全部奖金,也是徐匡迪院士 “这一生拿到的最重一笔钱”。
久隆模范中学究竟是一所怎样的中学,值得徐匡迪院士如此慷慨解囊相助?
2001年9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倡议兴建久隆模范中学。学校招收的对象是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家庭经济收入处于贫苦线以下或有特殊经济困难的适龄青少年。徐匡迪在谈到这所中学的办学宗旨时曾表示,孔夫子说过“有教无类”,教育是所有人成长成才的基础,要让清贫家庭的子女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
要让清贫家庭的子女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力,需要有心人带一个好头。从2001年学校创办至今,徐匡迪院士即使身在北京,工作繁忙,依然支持学校发展,连续7年向学校捐赠院士津贴;并把自己和夫人在国外讲学的报酬、出书的稿费捐给学校基金,捐款总数达60余万元。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做好事,难的是始终尽心尽力把起了一个好头的好事做好。“久隆是一棵树。学生是猗郁的树叶,汲取养分,向上生长。老师是坚强的树干,教授本领、给予知识。而徐匡迪爷爷,和许多人一起,埋下了爱心的种子,风里雨里呵护着这棵树的成长。”一位正在久隆模范中学就读的学生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17年来“风里雨里呵护着久隆这棵树成长”的徐匡迪爷爷的敬仰之情。
我们常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来说是抽象的,但当我们把视点聚焦到这一概念的各个部分,如“清贫家庭的子女”,人民的概念就会变得具体生动,“共产党人的初心”就会变得亲切可感。
埋下爱的种子,育出栋梁之才,徐匡迪院士的善举和情怀换来了丰厚的回报——2017年高考本科率100%,达到高水平大学综招线的学生超过52%。更让徐匡迪院士欣慰的是,2018年5月最新数据统计,该校高中生5年间参加志愿者服务累计达41227.5学时,获得表彰24次。在全社会的关爱中成长,爱是这校园里最美的传承。
不仅是因为善举,更是因为情怀——一位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最高奖的科学家,心里最牵挂的却是那些“清贫家庭的子女”。读到这样的新闻,多少人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作者:柯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