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又高颜值的公厕刷新你的认知!
市绿化市容局说,黄浦区正在对武胜路10号公共厕做改造装修工程,预计8月20日左右完工,并将在验收通过后第一时间投入使用。新公厕除了在外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之外,还设有高出水率的自动出水装置、生物除臭技术等高科技设备。为了给游客提供方便,公厕内部还增加旅游咨询信息等功能。
一层大厅挑空设计,中间是一棵高大的植物,靠墙的大屏幕上呈现出城市新貌;二楼的房门上绘着远山,墙面上有翠竹繁茂、鱼戏荷叶下等立体雕塑……这画面并非来自哪个网红自拍胜地,而是黄浦区人民广场地区的武胜路正在装修的一座公厕的效果图。
这座公厕一直是沪上“一块牌子”,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武胜路10号公共厕所改造装修工程,预计8月20日左右完工。
(武胜路10号已经被脚手架“包围”)
上世纪60年代,这里就有一座砖木结构的简陋公厕了,到了80年代被改建为砖混结构,内设独立式隔断、手动阀冲洗装置,是全市第一所高级公厕。1998年10月,为了体现人民广场作为“上海窗口”的形象,原来的公厕被推倒,次年在原址上新建了全市第一座星级涉外公厕,也是全市最大的公厕,占地面积230平米,设有30个厕位,2009年大修过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时的设施标准已不能完全符合如今的公厕aaa级标准。因此,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决定,按照aaa级标准再对该公厕进行一次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一间“有颜值、有内涵”的公厕。改造期间,为了满足市民游客的如厕需求,该局在武胜路340号、西藏路人民大道南侧建了2处临时厕所。
改建后将变身“颜值担当”
新公厕的颜值亮点究竟在哪?
从外观看,浅色的外墙、齐整的砖线配上黑色的门框、窗框和顶部装饰,颇具古典中国风。外墙面采用圆弧形设计,配有大片通透的方形落地窗,采光效果预计会很不错。
(改造后的公厕外观效果图)
公厕内部有两层,建筑总面积230平米。其中,40平米的大厅挑空设计,显得很宽敞,顶部设计巧妙,既能透光透气,雨又下不到里面。一层主要是男厕,最西边是蹲便间和坐便间,门上绘有青色远山飞鸟图案,顶端小电子屏能显示时间和使用状态。中间有一片盥洗台,淡灰色水缸型的底座托着绘有写意画面的浅绿色台盆,面前的长镜镶上了复古饰边。
与之相邻的是一个10平米的第三卫生间,在中式风格环境里安装了大、小坐便器和小便池,供陪护老人、小孩、残疾人如厕的市民游客使用,地上铺着一大块防滑圆垫。东端是小便间,采用花式门洞,隔墙和顶部都绘有中国画。
沿装有玻璃护栏的转角楼梯而上,二层是女厕,靠墙处有一长排坐便、蹲便间,中间有一排盥洗台,装饰、图案与一层相仿。母婴室设在相对私密的角落,大大的瓷白色护理台可用来给婴儿换尿布,顶部吊着灯笼型的素色花灯,增添了女性化的气息。
建成后的公厕将有30多个厕位,男女厕比例为2:3,每个厕位内都有挂钩、扶手、呼叫器。为了确保公厕的环境整洁,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和设计,比如高出水率的自动出水装置、生物除臭技术等。通风、换气、除臭对厕所来说是最重要的,引入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是效果最好的,因此还安装了多处新风系统。
旅游服务功能成为新亮点
新公厕大厅主要承担旅游服务功能。效果图上,大厅中间是一棵高大的树,营造旅游氛围。坡台上围了一圈石凳,用来摆放各种旅游书籍。周围墙面上用竖式卷轴将黄浦旅游地标景观画挂起,超薄型的大小屏幕可以播放旅游宣传片和景区照片,显示旅游班车、线路信息等。
(大厅旅游服务功能区域效果图)
今年,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准备对区域内外滩金融带、南京路、人民广场的13个厕所都进行改造,把自动冲洗、节能技术都用上,其中12个要达到aa或aaa级标准。而武胜路10号的公厕,则将做成开放式公共空间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