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黄浦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将以“多彩学习圈, 缤纷暑期行,美德好少年,筑梦新时代”为主题,引导未成年人在暑期中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感受新时代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现将有关通知做解读如下:
一、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缤纷暑期”
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领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立根,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公益性、普惠性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整合各类校外教育资源,依托“多彩学习圈”黄浦区海派文化实践体验版图,为广大黄浦学子奉上暑期活动的饕餮盛宴——“缤纷暑期行”四大主题,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血脉,弘扬时代精神,健康快乐成长。
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党情怀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时代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组织未成年人走进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为主的红色纪念地、反映优秀文化传统为主的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开展 “文文明明”颂经典,红色故事育“初心”——黄浦区青少年讲党的诞生地的故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学段将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进一步传播红色基因,颂扬红色经典,培养和树立爱国爱党的情感。开展“红色人文行走”活动,将区域内的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点成线”,形成一条从“党的诞生地”出发到“国歌唱响地”的“红色之旅”,了解党的发展“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培养爱党爱国情怀。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关工办将承办“从石库门再出发”——2018修身励志讲堂首讲暨黄浦区红色人文行走启动仪式,拉开暑期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的序幕。
三、传习海派文化,厚值文化底蕴
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未成年人修身行动,“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和父母一起参与“市民修身行动”五个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继续以《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护照(家庭版)》、2018版《黄浦区学生社会实践护照》为载体,通过各类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考察、人文行走、研学旅行等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切实感受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共筑美丽中国梦。以区“我是非遗传习人”主题活动为重点,以两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你玩· 非遗”俱乐部及民族文化培训和各“非遗”优秀传习基地的体验活动为两翼,构建起辐射全区的“海派非遗传习点”网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技艺传习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上海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涵,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培养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
继续完善以商贸旅游学校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为核,涵盖“中华老字号”资源和消防安全体验点,并辅以区域内丰富的金融财商资源的“橙色学习圈”职业体验点位群,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体验活动。进一步推进高中、中职校学生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开展“南京路步行街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高中生志愿者值守项目,真实记录和积累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经历,鼓励倡导学生参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传播文明理念,倡导团结互助精神,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
四、护航绿色生活,培养健康意识
要指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劳逸结合,切实减轻未成年人的学业负担。要继续做好学校各类活动设施、场馆在暑期向未成年人开放的工作,鼓励未成年人走出家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及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救护、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专题教育。通过印发《告家长书》传达“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36条”、指导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超级家长会”,参与“暑假好作业”互动活动,密切亲子关系,树立科学家教观。
要切实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区24小时心理热线:63036588)、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4小时热线电话及未保热线、“12355”市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工作,重点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要充分利用各区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现有资源,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公示制度,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要加强暑期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各方人员参与,为暑期活动开展提供队伍保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切实落实好“爱心暑托班”等公益性项目,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各单位要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围绕暑期工作主题,周密部署、精心构思、创新设计,培育未成年人喜爱的活动品牌,切实增强暑期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不断深化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育人的工作机制,通过共同努力,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实效性,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缤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