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市文广局在我区召开公共文化工作现场会

2018-7-2 0:00:00发布89次查看

近日,市文广局在杨浦区召开2018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工作现场会。市文广局副局长尼冰、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杨浦区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茵喻出席会议,全市各区文化(广)局分管领导、社文科长和市政府实事项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会议。与会期间,徐建华副区长、延吉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劲松、办事处主任肖枫陪同视察了延吉七村睦邻中心和控江东三村综合文化活动室。

会上,杨浦区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茵喻介绍了杨浦区在“深耕睦邻再出发,持续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标识度”方面的经验做法。市文广局副局长尼冰对杨浦在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提升工作给与了高度肯定。对于全市第一批实事工程验收工作他强调:一是要持续高度重视,加强督查管理。二是要持续加大宣传,力促百姓知晓。三是要持续深入挖掘,典型引领示范。四是要持续探索创新,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位于延吉七村20号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虽然装修并不豪华,却是小区居民感受睦邻大文化的温暖家园。戏曲舞蹈、益寿操、越剧教唱、社区电影、笛子吹奏、手鼓腰鼓,用居民周阿姨的话来形容,“退休后,活动室就成了最重要的文化乐园”。自从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开展以来,所在街道投入40余万资金,用于活动室的硬件设施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建设及内容配送等。通过“3.5级带动4级”的文化配送形式,儿童剧、京剧沙龙、多肉植物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综合文化活动室。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人情味越来越浓。

延吉新村街道社区第三睦邻中心介绍展板

为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使百姓就近、就便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目前,全市各区都在通过资源整合、队伍建设、空间更新、社会参与等方式,切实提升居村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在28日的二季度工作现场会上透露,预计60%的点位,即3000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将于近日完成验收工作。

虽然装修并不豪华,但活动室是居民心目中最温暖的文化家园

杨浦拥有130万常住人口、302个居委会,是人口密集度比较高的中心城区建成区。今年以来,围绕构建中心城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杨浦区统一布局“街镇辖区文化中心、居民片区睦邻中心、居委小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三级网络体系,合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客厅。“越是居住条件、收入条件不佳的家庭,越是需要到睦邻文化中心来寻找和体验优质文化生活。”杨浦区文化局局长杨茵喻介绍,立足“一室一园一方案”,杨浦对社区内老旧或利用率不高的公共空间调度整合,实施更新治理。同时针对老旧小区特点,以嵌入式、就近性、友好型的改造方式,建设室内、室外各具特色的文化客厅和文化花园。今年,全区纳入微更新改造的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共有238处。此外,市区两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项目大幅度向居委文化活动室倾斜,截至6月27日,四级配送预约点单文化活动达323场。“专业展演的导入,让原来以群众自娱自乐为主的睦邻文化活动品质更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社区居民气功队在文化活动室健身

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市文广局调研发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有效解决活动室资源内容供应、长效运营服务能力的难题,市、区两级正着力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延伸,创新推出“公共文化云盒”,探索将数字资源引入居村一级,实现从“云端”到“指尖”的转变。依托“文化上海云”平台,现已初步整合了七项、近20000分钟的内容资源,如旨在全民艺术普及的培训类频道“艺术课堂”、传统与艺术融合的文化教育类频道“趣味教育”、展示百姓舞蹈风采的“舞台艺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传艺”以及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内容。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