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区委书记李跃旗为你“剧透”杨浦未来 看杨浦将如何勇争“C位”

2018-7-3 0:00:00发布99次查看

共青森林公园、五角场、长阳创谷、杨浦滨江、大学路.....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么?你知道杨浦的未来将会怎样改变么?

由东方广播中心和上海发布联合制作的“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改革开放再出发——2018区委书记访谈”系列节目,7月2日中午12:00-13:00在fm93.4、am990《市民与社会》栏目播出,访谈嘉宾是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

1小时的访谈节目,提到78次“创新”。杨浦,如何勇当创新发展引领区?制造业怎样融合、协同与共享?

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便捷?东、西、中部分层布局创新消费体验?快来看看李书记是怎样描绘杨浦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对话场地·杨浦图书馆新馆

雕梁画栋,中西合璧,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杨浦的未来,如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在这幢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建筑中寻找答案。

1、上海制造——创新智造功能区

李跃旗:“想要更多“独角兽”企业?那就让他们融合、协同、共享吧。”

杨树浦路,一条百岁高龄的马路。造船、发电、煤气、自来水、化工、制皂等40多家大中型工厂,曾经形成中国最具规模的工业区之一。工人们穿过杨树浦路到工厂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以北的居民区,“南厂北住”的杨树浦路被誉为“沪东第一路”,这里封存着杨浦制造的底蕴。

李跃旗:杨浦是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现在我们正用更多创新,实现融合、协同、共享的目标。融合,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赋能传统制造业;协同,杨浦一直以来坚持“三区联动”,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共享,我们着力打造一批研发和转化功能性平台,包括和复旦大学合作,联合打造上海智能产业研究院,在湾谷科技园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通过这些功能性平台的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进程。

杨浦的民族品牌、老品牌也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新举措、新机制、新生态来催生、激活新型生产方式,让这些传统制造企业,包括一些老品牌、老字号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好地得以活化和利用,成为新时代上海新的城市名片。

杨浦制造的产品,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在新的时代下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已经有近24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落户杨浦。接下来,我们将借助上海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契机,重点围绕算法、数据以及芯片等人工智能产业关键领域和环节,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杨浦能够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畅”行杨浦——智能云科

智能云科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智能数控设备为基础,高端工业服务为途径,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为传统制造业赋能。

地点:杨浦长阳创谷

点评:制造业在这里逆生长,让制造变得简单

2、上海服务——创新生态示范区

李跃旗:杨浦服务要赛“网购”和“闪送”

李跃旗:我们希望在杨浦能更加好地“拼服务”,能够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我们的政府组成部门,包括行政人员,能够主动走进园区,走到企业当中去,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和服务群众的“勤务员”,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使我们的政务服务能够像网购一样便捷,像“闪送”一样高效。

要打响上海服务创新生态示范区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更加开放、更为包容、更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首先是更加开放

今年下半年,我们要在美国硅谷设立杨浦的海外创新中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我们已经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中心引入杨浦。接下来,我们还要建立杨浦创新创业国际智库制度,更好地推进杨浦国际化进程。

第二,更为包容

虚心向其他兄弟省区市学习。比如,试点推广了“政银通”服务,在银行网点可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年报公示和合规证明开具等市场监管服务。我们推出了“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在家门口办理社区事务。推进了“人才服务无否决窗口”建设,承诺:一,人才服务不用来,登记轮候无否决。二,网上预审不见面,窗口受理无否决。浦东自贸区有关出入境相关政策也已经在杨浦落地。

第三,更有活力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企业,不要为成长过程中的“那些烦恼”引发“更多的烦恼”。在制度安排上,同时打造“税立方”、“创城e点通”等服务品牌;在载体空间上,借助杨浦比较丰沛的老厂房资源,推出一批“老厂房转型+新经济集聚”的改造项目,另外推出了保障性功能载体,为初创期希望提供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全要素、低成本的创新创业载体;在政策扶持上,设立“双创小巨人”评选项目,希望成长性比较好,又符合杨浦产业发展定位的科技型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就可以得到实质性支持。

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所以区内已经集聚了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90家,创业团队有1200个,初创企业存活率达到31.4%,每年孵化大学师生创业项目300多个,创业带动就业率达到了1:11,有科技型的中小企业7000多家,还涌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包括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

3、上海文化——创新文化承载区

李跃旗:整条杨树浦路就是“博物馆”

李跃旗:杨浦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我们提出打造“三个地”的概念:

第一打造以“信仰之源”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传扬地。

去年我们助力复旦大学修缮了陈望道旧居,同时建设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重温信仰之源,感受真理的力量。

第二打造以“创新创业”为特质的海派文化荟萃地。

前不久马云和李连杰先生等联合组建的功守道公司落户杨浦,希望通过这个公司未来的运作,传播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推广功守道运动和赛事,实现中国原创文化体育的国际化,也希望有朝一日这项运动能进入奥运会。

第三打造以“三个百年”为底蕴的江南文化涵养地。

我们要对杨浦大剧院进行改扩建,大家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剧院名称,就是“young剧院”,年轻的、有活力的。

我们围绕着杨树浦路正在打造博物馆群落,在既有的自来水科技馆、救捞展示馆、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出版博物馆、武术博物馆建设。世界技能博物馆也已经明确选址杨浦滨江,这些博物馆沿着杨树浦路布局,五公里长的杨树浦路,本身就是室外的“历史博物馆”。

4、上海购物——创新消费体验区

李跃旗

西部时尚潮、中部上海味、东部国际范,包围你!

李跃旗:杨浦要打造上海购物品牌创新消费的体验区,在商业布局上是西中东的战略布局:

西部“时尚潮”,重点聚焦五角场。

五角场五个角,有万达、百联又一城、合生汇、悠迈生活广场、苏宁,五大商业综合体目前商业面积60万平方米,而且这个商圈也是上海目前排名第一的智慧商圈。

中部“上海味”,重点聚焦控江路。

在控江路沿线,我们重点关注本地消费者群体的现实需求,还要体现上海情怀、上海味道。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正在推进改造的项目,就是目前上海唯一完整保留的“两万户”工人新村228街坊,这个街坊改造的核心理念是新村记忆、树院浓荫、客堂邻里、时尚生活,这个项目已经纳入上海城市更新的试点项目。

东部“国际范”,重点聚焦杨树浦。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已经是上海全球新品发布平台。时尚中心内有目前上海最大的秀场,还有一个珍得巧克力,它既是观光工厂,又是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在这里互动和体验的时尚之地。另外,在靠近杨树浦路西段的东方渔人码头,意大利手工定制展示交易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进口博览会“6+365”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

在新零售方面,杨浦有两家盒马鲜生。目前,苏宁也在推进新零售项目的布局,而且它在苏宁易购无人店的基础上,接下来要推出苏鲜生、苏宁极物、苏宁影城等新零售板块,今年10月底要全面推开。

新模式方面,全国首家天猫无人店技术方案赋能的智慧型未来店—志达书店已经在五角场落地。刷脸进入、无感支付,体验非常棒。

“畅”行杨浦——五角场地下购物商圈

太平洋森活天地是上海最大的地下商业空间,项目总面积约2万方,以 “一”字形呈现,全长约500米,连接了五角场广场和地铁江湾体育场站。这500米的通道一来将五角场区域重要的商业办公楼宇、公共休闲活动区、交通枢纽设施等联成一体,形成地下人行系统;二来,将形成一个崭新的五角场地下商业圈,为周边居民和白领带来新的消费选择。

地点:五角场太平洋森活天地

点评: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逛吃逛吃几家店,居然走过一站地铁路!

李跃旗: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我看了《上海观察》上的一篇文章,讲到上海16个区未来谁能站上“c位”?在目前科技变革、产业变革重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上海16个区都有可能抓住机遇,从“侧位”跃升至“c位”。对杨浦区来讲,我们原来一直说“站好位、不缺位、有作为”,这里面我要加上一句——还要争“c位”。创新是杨浦最突出的特质,是杨浦的生命线、引力场,也应该是杨浦的大担当。

李强书记去年11月到杨浦调研的时候,他希望杨浦成为创新创业的一面旗帜,所以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及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现在我们提出杨浦要勇当上海“四大品牌”创新发展的引领区,打造创新生态的示范区、创新智造的功能区、创新消费的体验区、创新文化的承载区,我认为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

让我们一起期待杨浦的未来吧!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