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岳阳街道今年将全面完成“无违建居村”创建
2018-7-3 15:12:55发布108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14个居委会成功通过区级“无违建先进居村”验收,截至目前,岳阳街道年度拆违任务已完成过半。岳阳街道人口、建筑高度密集,经过排查,街道违建面积总量为27万平方米,违建点位多达1783个。“量小点多,我们的违建是一个点一个点‘抠’出来的。”岳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海英说。岳阳街道共26个居委会将在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无违建居村”的创建,为居民扮靓美丽家园。
无人机做“眼”
不漏一处楼顶违建
与传统印象中“拆违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不同,岳阳街道的拆违工作用上了无人机航拍技术。飞行轨迹覆盖岳阳街道5.8平方公里的辖区,俯拍记录下了岳阳街道每一个角落。在楼顶违法建筑的前期排摸阶段,2台无人机立了大功。
岳阳街道城管中队工作人员的“专注”精神同样令人钦佩。“视频时长只有90分钟,但我们看完它却花了一周时间,因为需要一帧一帧地暂停画面,辨认建筑楼顶是否存在违建现象。”岳阳街道城管中队副队长吴斌表示,“从空中俯瞰房子又小又密,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还真看不下去。”
楼顶违法建筑多半存在于商圈内,不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创建“无违建居村”的必拆项目。为了拆除楼顶违建,岳阳街道工作人员想尽办法调查取证。“看花眼”仅是第一步,根据视频影像资料,对于明显的楼顶彩钢板违法搭建予以确认,对于难以确认的,将由执法人员爬上楼顶实地勘查,并对存在违法搭建现象的楼顶进行全面拍摄,建立一户一档影音资料。工作人员不仅要到现场调查取证,还要对违法建筑地址、搭建人或实际使用人、面积、用途等信息进行收集登记,最终确认共有39家商户存在楼顶违法建筑情况。
确认哪里存在违建后,商家愿不愿意拆、怎么拆却成了问题。谈判一个月、拆违一两天的情况时有发生,拆起来容易,前期工作却很难做。今年初,工作人员分批约谈了包括承租户及房东在内的所有当事人,约谈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小年夜,春节假期还没过完,工作人员又已经忙碌起来,安排起了节后的约谈。经过详细的政策讲解和利弊分析,39户商户中的29户签下了助拆委托书,委托街道帮助其拆除违建,另外10家则表示愿意自行拆除。如今,近万平方米的楼顶违建已经顺利拆除。
迈开腿多动嘴“抠”除居民区违建
相比于商圈的楼顶拆违工作,居民区的拆违工作更加细致。居民区拆违要兼顾法理人情,对于不同“病症”要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治疗”。
“在老旧小区里,小小两三平方米的违建背后往往都有诸多无奈故事,拆违工作在坚持法理的前提下也需要有温度。”岳阳街道网格中心主任施建跃说。几代人挤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和搭起的违建中;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起,房间不够,只能厨房改卧室……这样的情况在岳阳街道居民区里不胜枚举。工作人员不断深入了解居民的困难所在,对于这些确实满足了居民实际生活需要、且不存在必拆条件的违法建筑,在满足了实际困难前暂时缓拆。而对于侵占公共绿地、侵占公共空间、影响他人生活、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则是坚决拆除。对于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多次上门,反复劝说。塔湾新村有一户人家,在底楼天井里搭了砖木结构的“小两层”,同时还存在着破墙开门等现象。虽然面积不大,但为了劝说该居民配合整改,工作人员上门不下十次,后来更是找来其亲朋好友一起做思想工作,前后耗时近两个月,最终这一违法建筑被顺利拆除。
对于必拆的违法建筑,岳阳街道采取零容忍态度。为了确保今年内能够全面创成“无违建居村”,街道加大巡查力度,编织出一张多人员、多渠道反映问题的大网,由街道拆违办与居委会、小区物业、网格中心等联合建立起多向检查机制,各部门单位协同处置、协同管理、协同巡查,并借助技术手段,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新增违法建筑,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相关处置。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