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成敛财手段 上海重点打击非法社会组织

2018-7-3 15:18:26发布114次查看

图片来自网络
东方网记者李欢7月3日报道: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骗钱敛财,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将被重点整治打击。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4月份以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的相关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查处17家非法社会组织。
发个言交8万 非法组织借办论坛敛财
来自上海市民政局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8日,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5707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共有100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8%。
“数据的快增量正说明,上海的社会组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增长速度同比分别增长了11.6%和15.2%。”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局长蒋蕊介绍说,近年来,关于社会组织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上海社会组织的发育趋势已经呈现出高增量的状态。
“社会组织‘生长’出来,要在健康环境下运行,才能成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蒋蕊谈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屡禁不止,有的非法社会组织跟风“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打着“中国”“国际”字头,冒用国家机关下属单位名义活动,损害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扰乱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
在上海市民政部门近期处理的一起案件中,名为“上海市品牌服务促进会”的组织,打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幌子,组织所谓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甚至冒用相关政府部门的名义,通过网络邀约企业参加。市民政部门调研发现,有相关企业为了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向该促进会交了8万元,更有涉及其他款项的进账,这些钱直接流向了该组织法人励某的账户。
“事实上‘上海市品牌服务促进会’并未经民政部门登记。这是一起典型的借用非法社会组织进行违法敛财的行为。”上海市社会团体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政部门已经取缔该非法组织,同时将法人励某涉嫌非法敛财的线索移交警方,目前该起案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
借服务国家战略圈钱将被重点打击
据上海市社会团体监察总队总队长陈国平介绍,非法社会组织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组织,也包括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二是未经登记、备案,擅自在境内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等境外非政府组织。
根据民政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局自今年4月至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整治以下非法社会组织:
(一)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骗钱敛财的非法社会组织;
(二)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宣传文化领域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
(三)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
(四)假借国家机关下属机构名义、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非法社会组织;
(五)涉及资金量大、参与人数多的非法社会组织;
(六)其他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非法社会组织。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受理查处17家非法社会组织,并分别于3月和5月公布两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发布协查公告。
上海市民政局、社团局表示,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织密排查网络。通过摸底工作,对本市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力争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和责任清。同时,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完善民政、公安日常联络协调机制,加大个案联合打击力度,集中取缔一批非法社会组织,特别是打击借服务国家战略圈钱敛财以及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非法社会组织保持高压态势。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