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署六团小学走访沪上名校 走进一大会址
2018-6-29 0:00:00发布72次查看
为了纪念建党97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6月28日,六团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行政、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30多人开展“走访沪上名校 走进一大会址”主题教育活动。
上午九点,我们来到了坐落在市中心的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走进校园,特级校长程平热情迎接了我们。步入底楼大厅,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校园文化。“梦想从这里起步”七个红色的艺术大字映入眼帘,李白、杜甫、王羲之、岳飞……无数古代名人、英雄的形象历历在目;“会学习、善交际、明道理、学创造”的培养目标赫然醒目;绚丽夺目的“彩云墙”作为学校窗口,让老师们眼睛一亮。
我们来到五楼会议室,聆听程校长的专题报告。程校长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卢湾一中心的办学历史。接着,让我们观看了上海教育电视台对卢湾一中心“云课堂”的专题报道。云课堂是教师通过合理使用设备,充分尝试实践,促进教育理念跟近,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模式探索,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学校利用“云课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扎实推进了教学改革,减轻了过重课业负担;营造了互助互学空间,提升了团队整体素养;增强了师生情感交流,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随后,程校长给我们作了“如何打造一所好学校”的专题报告。他从“创建办学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凝练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素养”四个方面作了生动精彩的讲解。程校长说,创建办学特色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利学生素质提升,实现学校长远发展,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品牌是最具道德的教育智慧。品牌的特征——质量为基础,特色为依托,社会承认前提;品牌的文化——诚信、创新、责任。诚信是生命线,创新是能力线,责任是感情线;品牌的打造——建立“诚信度”,提高“美誉度”打造“知名度”。程校长在介绍“深化课程改”时强调:课程是提供学生奔跑并且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跑道。学校必须构建科学的课程框架。他详细、具体地介绍了卢湾一中心“情感教育特色的学校课程框架”,特别强调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并通过典型、生动的案例阐述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可以情境和理解上的开发,内容上的充实、更新、辐射、融合,还可以学科德育的挖掘。程校长在阐述“凝练学校文化”时强调: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文化靠挖掘、文化靠引领、文化靠判断、文化靠感知。程校长指出,提升教师素养要做到:调整理念,适应新形势;解放思想,打造新品牌;知行合一,树立新形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的三种境界”: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的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得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吐故纳新” ,才能“与日俱进”。程校长的报告内涵丰富,又切合实际,让在座的每位教师深受启发。
听完程校长的报告,我们在卢湾一中心工会主席徐老师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富有特色的“云系列”。走进了“彩云图书馆”,看到了温馨的环境,智能化的系统,以及遍布每个楼层的彩云悦读架、每个班级的彩云悦读吧、24小时图书自助借阅机,让我们感受到卢湾一中心学生是幸福的,能乐享随时、随地、随需的阅读。我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云课桌、云厨房、彩云墙等云课堂系列……
通过学习和考察,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学到了真经,激发了干劲,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卢湾一中心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带回去,认真研究,学习借鉴,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下午,全体行政、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来到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加一大会议的十三位代表巨型铜雕,令人肃然起敬。鲜红的党旗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温暖着我们的心房,神圣和高尚之情油然而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全体党员在韩凤萍书记的带领下,在党旗面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团员在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言。
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先后参观了“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深入了解我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和奋斗征程。拾阶而上,我们进入二楼展览大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一个个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都让每一位参观者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去品味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在中共一大会场前,我们停住脚步,久久凝视着庄重的会场。15尊蜡像栩栩如生,他们围坐在一张长餐桌四周,正聚精会神聆听毛泽东同志讲话,有的还在做记录,这15尊蜡像形神逼真,仿佛是当年的再现……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们再一次接受了党的教育,更让我们对于党建立、发展到成熟的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要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实践,善于创造,乐于奉献。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言。摘录如下:
项子寅老师感言:
参观沪上名校卢湾一中心小学,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开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充实、更新、辐射、融合。特别是几门学科相互整合和综合。校长举例说明了如何将一篇语文课文《桂林山水》为主题在数学、美术等多门学科中运用,目的是加强学科间的互相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的地方。
储春华老师的感言:
通过对一大会址的参观,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我对党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感受到了我党的伟大和光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不屈精神。我们要深刻缅怀先辈们的光辉业绩,学习革命的精神,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赵军花老师的感言:
通过对一大的参观,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展馆中那些逼真的、真实的物品仿佛把大家带到了当时的中国,使大家热血沸腾。这些老一辈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展馆中渗透出来,激励影响着我们。通这次参观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了党的信念,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
蔡安芳老师的感言:
今天,我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参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和中共一大会址,感受颇深!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听了陈校长的报告,了解该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卓越的办学成效!通过对一大的参观,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激发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贡献!
尹雪娟老师的感言: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定要继承先辈的足迹,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虽然战争时代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革命精神却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精神支柱。我要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实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丽华老师的感言: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的了解了党的历史,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张明老师的感言:
“走访沪上名校 走进一大会址”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工作中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把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六小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张凤妹老师的感言: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把党的章程、路线、方针、政策学好、学精,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在行动上奋勇争先。“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进程中,要争做排头兵,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去开拓创新。
陈诞天老师的感言:
参观了卢湾一中心小学,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云课堂”,“云课堂”教学可以将活动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的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龚琪老师的感言: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瞻仰活动,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的回忆,探寻精神的密码,翻开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一个个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都让我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去品味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作为团员青年,需要在历史中汲取力量,时刻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浦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