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

2018-7-1 4:10:54发布117次查看
  据《劳动报》报道,兴业路76号,青砖黛瓦、红色窗棂的中共一大会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瞻仰。刚刚拿到一大会址义务讲解证书的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列兵王宇,第一次担负义务讲解任务,为中外游客讲解党史知识。
  “有点紧张、兴奋,但更多的是自豪。”王宇是中队党支部19年来培养的第71名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员,他说,能穿着橄榄绿、戴着红肩章在一大会址讲解党史知识,感到无上荣光。记者了解到,中队组建65年来,历届党支部始终教育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当好可靠兵,站稳忠诚哨。中队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汪长旌说:“红色圣地孕育红色士兵,中队每一名官兵都是霓虹灯下信仰笃定、忠诚可靠的红色哨兵。”
  建设坚强红色堡垒
  谈起《霓虹灯下的哨兵》,市民都不陌生。而十中队的士兵,是新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十中队,新兵下连第一个活动是参观一大会址,第一堂课是学习党的历史,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驻守国际大都市,金钱美色诱惑无时不在,中队铸魂与毁根的较量从未停歇。
  一次,副中队长杨泽楠奉命协助公安抓捕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掏出一叠百元大钞,叫嚣道:“钱都是你的,放我一条生路。”杨泽楠面对诱惑,毫不动摇,果断将其扭送归案,当场缴获管制刀具6把,赃款38000余元。
  支委林青海说,在这样一个把红色信仰融入生活、贯注平常的集体,每一个官兵都是忠贞不渝、信念纯正的忠诚卫士。
  65年来,中队党支部带领官兵抵御各种诱惑,成为挺立在霓虹灯下的坚强红色堡垒。中队入党考学、技术学兵、选改士官、立功受奖125人,测评优秀率、群众满意率都是100%,去年被武警部队评为基层风气建设先进单位。
  当好党史知识传播者
  1998年10月,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中队党支部根据馆方请求决定指派30名官兵“支援”场馆建设。大半年的工期内,从土建到布展,官兵们对馆内陈设布局、展示内容如数家珍。1999年5月27日,历经半年工期,一大会址扩建竣工开馆。郭峰钰和战友们在心里盘算:我们还能为纪念馆做点什么?为此,郭峰钰倡议所有援建官兵向一大会址递交了当义务讲解员的申请。
  时任馆长倪兴祥既欣喜又顾虑。欣喜的是,由于场馆扩容,讲解员正需人员补入。顾虑的是,所有援建官兵中,大多只有初中文化,讲不好会毁了一大会址的声誉。
  “义务讲解不是图名挂号,是一名战士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郭峰钰向中队党支部表明了态度。于是,中队党支部最终推荐郭峰钰等5名官兵参加一大会址专业讲解员考核。
  现场考核那天,郭峰钰娴熟的讲解技巧,赢得专业解说评委一致通过,郭峰钰成为首批讲解员。此后,郭峰钰经常到一大会址纪念馆解说,被参观游客亲切称为“播火者”。
  吴铭是一名“00后”士兵,入伍前就读浙江大学剑桥国际中心,高三毕业考取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大学。为了圆梦军营,吴铭主动放弃出国来到部队。近日,吴铭在一大会址讲解时,数名英国游客在参观《共产党宣言》展柜时皱起了眉头。其中一人发问:“whatisthecommunistmanifesto?(什么是共产党宣言?)”吴铭主动上前,用英语完成解说,让外籍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
  争当播撒文明活雷锋
  5月20日,南京路上,“学雷锋”小组早早拉起“武警上海市总队第四支队十中队为民服务点”条幅,开展便民服务。
  自1982年全国第一个文明礼貌月开始,十中队坚持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上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而且将“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延伸,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庄科是一名来自温州的“95后”新兵,家庭富裕。第一次去南京路为人民服务,他主动申请加入中队修鞋小组。小胡的母亲不相信儿子能有如此转变,有一次,她偷偷来到南京路街头,当看到在为群众专心补鞋的儿子时,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记者了解到,中队的为民服务项目由修鞋、理发、磨刀,如今拓展到医疗、法律咨询和商品鉴别等领域,服务对象也拓展到外籍人士、残障人士等多种群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