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健全法治体系 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2018-6-28 9:48:34发布94次查看
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根据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部署,区人大法制(内司)委对法院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聚焦问题重实效
本次专题调研重视地区法制体系的健全,以及新情况、新要求、新问题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调研的深度、广度和实效。一是调研实现全覆盖,召开访谈、座谈8次,全面听取了上级法院、人大代表、律师、企业家、相关职能部门、法院特邀监督员的意见。二是聚焦把脉问诊,调研组围绕审判主责,聚焦办案质效、审判作风、法官能力和企业需求,设计了调查问卷,80名企业家参与了答卷,同时调研组旁听了一起新类型股权纠纷案件的庭审。三是突出边查边改,调研中,区金融局提出,法院要加强与具有监管和公益维权职能的证监会下属企业的合作,合力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调研组及时反馈了建议,区法院高度重视,即刻由副院长带队走访企业,进行诉调业务对接,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专业代表齐助阵
为了增强调研的专业性,律师、银行行长、企业家等熟悉法院工作的专业代表组成了调研组,全程参与调研活动,代表们各抒己见,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出谋划策,提出了“法院应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精准度,进一步做好司法服务输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加强对区属国企的法律保障”“加大庭审公开力度,为企业家创造更多旁听庭审的机会”“加强执法和司法的合力,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多手段联合工作的新机制”等四类十二条建议,直面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委员和代表对法院工作报告和法制(内司)委的调研报告予以了肯定,并就部分建议加以重申,提请法院重视和落实。
主动担当出成效
区法院及时制定并实施《虹口区法院关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勇于探索,积极作为。一是妥善处理新类型案件,提炼裁判标准,为全市提供实例范本,2017年共审理商事案件1485件、金融案件1448件。二是深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与司法局、消保委、保监会、证券机构等分别建立诉讼与调解对接合作平台。三是协同破解执行难问题,提请区委、区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虹口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启动全市法院首起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刑事自诉案件审理程序,推进“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的工作机制建设。四是延伸司法服务功能,包括定期邀请非公企业旁听经济案件庭审、制发审判白皮书等,近日积极回应代表关于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宣传力度的意见,在区和街道全面开展金融消费者维权启示案例宣传活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执法、司法、监督部门正在积极行动,力争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