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考生作别高考 精彩人生仍需奋斗
2018-6-28 15:27:23发布73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前两天,老同事在微信朋友圈里“倒苦水”:儿子参加完高考后,一连几天跟同学在外面轮流做东聚餐,整日不着家。难得抽空回来了,也是通宵打游戏、玩手机、看美剧,人都瘦了一圈。随着高考的硝烟渐渐散去,和同事家的孩子一样,不少考生从高度紧张的“发条”模式,切换到尽情释放的“狂欢”模式。但笔者想告诫一句:高考过后,可以适度的“放松”,切莫任性的“放纵”。在漫长的人生路上,高考只是旅途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想要活出精彩,仍需不懈奋斗。
历经十几年的挑灯夜战、寒窗苦读,考生们一路走来,确实不易。高考之后,暂时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和约束,发出“解放了”“自由了”的呼声,和同学们聚聚餐、玩玩游戏,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但凡事都有个“度”,万不可恣意妄为,随心所欲,把老师家长的谆谆教导丢在一旁。每年暑期,我们总能在新闻里看到一些“乐极生悲”的事,如考生抽烟喝酒、彻夜不归、聚众打架甚至野泳溺亡等。这些种种不理性行为,凸显出部分考生心理上的幼稚和不成熟。高考是个“紧箍咒”,考前学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高考后,他们借着重压突然卸下的那股子“疯劲”,发泄式的狂欢,很容易让潜伏多年的心理危机爆发出来,如不及时调整,不利于身心健康。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高考过后,考生切莫“放飞自我”,比起考个高分、上个好大学,懂得自己最需要什么、人生要向何处去,其实更重要。在这方面,考生和家长都需要“补课”。对考生们来说,与其在无休止的发泄、放纵中度过,不如早做规划,迎接未来新生活。比如,可以去打工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可以选择“充电”,培养兴趣,掌握一技之长;还可以走出家门、走近自然,在旅途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对家长们而言,则需要调节自我认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挤出时间陪陪孩子,与他们聊天对话,把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如今的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赶赴考场的主角也已从“90后”轮转到“00后”。都说“00”后是幸福的一代、幸运的一代,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大的选择余地,高考虽然重要,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通往未来的一种选择。在笔者看来,“00”后之所以有今天的底蕴和底气,那正是建立在父辈的努力打拼和艰苦奋斗基础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因此,考生们必须明白,对个人而言,奋斗不仅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高考结果如何,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有无数艰险关隘需要穿行,也有看不尽的繁花美景等在前方。对奋斗的信念,就是对汗水和付出的信念,对初心和梦想的信念。奋斗,终将成就精彩人生。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