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李强在调研时曾指出,要注重用好用活老厂房、老商场、老楼宇等存量资源,依托城市有机更新,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空间、现代商业展示空间,更好满足创新创业需要和消费升级需求。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一大批科创企业萌发而生,创新创业热潮涌动、活力迸发。而当前一些市级老牌开发区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任务,引入科创企业是转型方向之一。在这样的双赢需求下,为何一批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迟迟无法落地?
嘉定工业区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发现,这批科创企业往往有技术更迭快、窗口机遇期短的特点。在全市土地资源收紧的背景下,按照现行的土地审批政策,面临着拿地周期长、开工审批难、前期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些都是科创企业快速投产的拦路虎,显然“常规模式”难以匹配科创企业的发展路径。
新增土地的天花板难以突破,嘉定工业区向“旧厂房”和闲置土地要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嘉定工业区出台了《嘉定工业区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将原本粗放式的厂房管理纳入精细化管理,把旧厂房的使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明确出租方将存量厂房出租前,需将厂房数据录入至嘉定区域统筹平台资源库;引入项目要属于嘉定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项目须符合年产值达到700万元/亩,年税收达到70万元/亩。
嘉定工业区着力提高资源统筹利用水平,通过“承租一批、回购一批、转型一批”,加快园区二次开发,盘活存量资源,为科创企业落地“腾挪空间”,帮助企业抢占“风口”、抓住先机。
01、承租一批,杜绝走上老路
因为环保不达标、产能落后,一批企业面临关停,而厂房所有权归属企业。如何为未来产业发展留下空间?嘉定工业区先下手为强,先行承租再转租,使得存量厂房的支配权、产业业态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项目很快有了栖身之所。
案例:
永敬纺织厂,因产能落后,关门歇业。嘉定工业区下属高科园区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企业接洽,承租了厂房20年的使用期。没多久,国内著名的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在落户选址时,相中了该厂房。这样一来,企业的投产日期又缩短了不少时间。
02、回购一批,盘活闲置土地
一边是闲置的土地迟迟不开工,一边却是有大量科创企业因为土地指标吃紧的原因,被挡在了拿地的门槛之外,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对调整后土地、厂房等资源要素的盘活利用非常迫切。嘉定工业区对现有土地进行梳理、评估,鼓励有实力的子公司回购闲置土地,盘活存量资源。
案例:
位于新徕路的一块万余平方米的土地,多年前被一公司拍得,但因多方面原因,迟迟没有开工投产。嘉定工业区与该公司协商后,整体收购了该项目,并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调整了厂房的功能,启动了智创归谷科创园的建设。预计该科创园可为30家中小型科创企业解决办公及研发场所问题。目前已有钛灵顿、达恩特、等数家企业正式入驻。
03、提升一批,引导就地转型
针对手握厂房资源、有意转型升级的企业,嘉定工业区予以扶持,以合作开发的模式,引导企业通过旧厂改造、调整等途径,加快厂房功能转型,实现就地升级。
位于招贤路的意安乐创中心,原本是一家大型仓储基地,因为发展受限,企业面临转型。转型怎么转?鉴于当前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对盘活资源的迫切需要,这家企业决定投入1.5亿元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上全新改造,与高科园区携手打造创新创业中心,作为高科园区的延伸,同样享受张江高技科园区的政策优惠。目前,中心已引入了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