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区张女士致电市民服务热线“12345”,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委屈和不解。
张女士的10个违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电子警察是如何抓拍非机动车违章的?
小编就此展开了调查。
相同路段相同违章被抓拍10次
张女士
5月18日上午,我收到上海交警的短信提示,说我2018年5月16日18时24分在金沙江路中山北路西南侧发生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的违法行为,被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
按照短信上的提示,张女士下载了上海交警app处理违章,可当她看到违法记录界面时,瞬间惊呆了!
原来从3月8日起,她已经陆续有了10张罚单;罚单内容都是上述路段的逆向行驶。张女士说,她单位位于金沙江路中山北路西南侧,上下班走中山北路西侧一个出入口;下班时她为了节省时间,骑自行车从西侧出口直接往北,就成了逆向行驶。张女士强调,自己没更换过手机号码,以前从来没收到过短信通知,“逆行确实不对,但既然3月份已出现违章行为,为何直到5月16日才收到短信通知呢?”
张女士收到了10张罚单,她只根据短信通知缴纳了其中1次罚款,还剩9次未处理。
5月26日,她前往普陀区交警中心询问,并缴付了5月16日的罚单。
此后,普陀区交警中心两次来电告知其还有9张罚单,让她前去缴费,不然会影响其征信。至于为何会滞后通知,工作人员解释称:只有当违法记录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发短信。
现场蹲守一小时发现40辆非机车逆行
6月22日16时40分,小编来到金沙江路中山北路路口,路口来往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而且还是内环高架的上下口。根据张女士描述,小编来到她被拍摄的中山北路西南侧非机动车车道,在非机动车车道的入口处,小编注意到信号灯下设置了两个摄像头,与摄像头并排的照明灯打开着,格外醒目。
△非机动车车道入口处的“电子警察”。
中山北路呈南北走向,按照交通法规,走西侧的非机动车道,行驶方向应当由北至南,反之就是逆向行驶。
△红色箭头为逆向行驶路线,绿色箭头为符合交规的绕行路线。
△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
附近上班的人
这条路是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我上个月就“不幸”被抓拍。
小编
那你为什么要逆行呢?
附近上班的人
我要往金沙江路西侧方向去,‘逆行’是最快的,不然不仅绕路,还要多等两个红绿灯,差不多要多耗5分钟。
住在附近的市民
我从来不逆向骑行,你们这样是不对的!逆行者一定要罚,而且罚一次不够,多罚几次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小编
在蹲守的1个小时里,共目睹40余起逆行的非机动车,其中23起都是送外卖或快递的车。
多次严重交通违法信息或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据上海交警app上的信息,2017年5月开始,公安交警部门陆续在黄浦、徐汇、静安、普陀、长宁、虹口等区试点安装了9套用于抓拍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设备,并于2018年1月中旬起试点实施“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今年1月至6月1日,本市电子警察已累计有效抓拍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16630起,包括非机动车闯红灯2300起、非机动车逆向行驶8306起、行人闯红灯6024起;已接受处罚的有3728起,其中,当事人通过“上海交警app”处理的有2183起(非机动车1109起、行人1074起),主动前往公安交警违法审理“窗口”处理1545起(非机动车637起,行人908起)。
另据此前的公开报道,“电子警察”设备工作原理与行人闯红灯设备相同,一旦监测到有非机动车逆向行驶,便会对逆向行驶行为进行完整摄录,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进行连续抓拍,保留其中3张作为证据。再放大“电子警察”摄录的违法视频中的人脸截图,后台系统据此图像经数据库搜索,自动比对出多条个人信息,然后按相似度从高到低排序。后台民警会对相似度在90%以上的信息进行人工核实,最终由人工来确定违法当事人身份,属地交警支队将通知相关当事人接受调查处理。
一旦有效抓拍到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公安交警部门参照机动车“电子警察”处理流程,将违法记录挂在违法人名下,并通过挂号信、短信、上海交警app等方式进行违法告知。对于多次违法且拒不接受处理的当事人,在违法告知无果的情况下,公安交警部门将通过上门告知、上门处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处罚的落实率。同时,交警总队将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征信部门支持,探索将非机动车、行人多次严重交通违法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无论有无电子警察抓拍,无论开车还是骑车,都应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不要存在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