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已经揭晓,大家都想好选哪个心仪的学校了吗?
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其实这所学校更难进。
据媒体近期报道,仅上海一地,就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292各,但依然存在资源供给不足、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热门项目“僧多粥少”、师资力量不足、办学场地限制等问题。
一边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边是各种现有条件的限制。
难道在顺利完成了高考的几十年后,大家又得挤破头才能去读“老年大学”吗?
除了专门的老年大学,还有其他地方、其他方式,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吗?
区教育局在大调研中发现,退休职工的文化需求正向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有限的老年大学资源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教育局能否协调打开校门,让我们也能共同分享学校的特色文化,满足我们文化养老的精神需求。
针对共享学校特色文化资源,区教育系统合力开展攻坚行动:与教育党建联建责任区挂钩,由每个责任区挑选一所基地学校,挂牌并为退休教师提供特色文化服务。
曹杨街道
曹杨二中
甘泉街道
甘霖初职
长寿街道
同济二附中
石泉街道
北海中学
宜川街道
宜川附校
长风街道
怒江中学
万里街道
晋元高级中学
真如镇街道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
长征镇
长征中心小学
桃浦镇
桃浦中心小学
搭建“四大平台”
虽然搭建了基地,但各校对基地活动的知晓度、积极性、参与率不同;10个街镇对基地活动的理解度、重视度、支持度不同;10个街镇学校分布情况不同。为协调这些问题先后搭建起四个平台:
学习平台
组织聆听十九大报告,奠定思想基础
展示平台
在大型活动中,与学生同台表演,展示风采
修身平台
组织考察培训,和普陀教育共成长
实践平台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退休生活
四月以来,万里、甘泉、真如党建联建责任区基地单位先后开展了“茶道修身品茗回甘”“巧制面点以食入道”等活动。
“文化养老”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调动起了退休教工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他们也表示不但要文化养老,更要老有所为,发挥一技之长,力所能及地为普陀教育添砖加瓦,成为普陀教育新发展的“宣传员”、“代言人”。
接下来,区教育局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条块益彰体系化渠道,打造链式系统化民生工程。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上的舒适,更需要精神生活上的慰藉,而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
使得儿女们很难抽出时间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希望在大调研中建立起的家门口的“文化养老圈”。能真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