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商居睦邻汇”拓宽社区治理新思路
2018-6-26 17:02:19发布89次查看
据黄浦消息:长久以来困扰着云中居民区的商居矛盾,如今不仅有望得到缓解,并且商户和居民们将开创出携手共建、睦邻友好的新局面——6月11日下午,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民区“商居睦邻汇”正式揭牌成立,居民区内已有47%的小餐饮企业率先加入“商居睦邻汇”,商户将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求发展的模式。
“多年来,由于油烟和噪音扰民问题,商家和居民之间时常有矛盾冲突发生。”云中居民区书记宋健寅介绍,云中居民区背靠繁华商业街南京东路步行街,总面积约0.147平方公里,东起浙江中路、南至汉口路、西靠西藏中路、北到宁波路,共有在册居民1002户,常住人口约3000人,居民区主要由二级旧式里弄组成。小型企业在以浙江中路-宁波路-贵州路-天津路-广西北路这三纵两横五条马路的组成范围内聚集,大大小小共分布了109家各类商家。
“日益繁荣的商业气息和居民对生活质量改善的不断追求,这两者之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矛盾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餐饮企业将餐厨垃圾倒入居民的生活垃圾箱内,不仅气味难闻,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令不少居民怨声载道。油烟、餐厨垃圾、噪音……居民与餐饮经营户的积怨由来已久,而市场管理部门对餐饮经营单位也多以处罚的方式为主,使得大家都不愉快。
这一局面如今终被打破——今年初,由南京东路街道牵头,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绿化市容所、城管中队、房管办等场院所,云中居民区餐饮经营者以及云中居委共同自愿组织成立了“商居睦邻汇”这一非营利性自律组织,拓宽了社区管理新方法、新思路。5月底,20户餐饮业负责人签署了“商居睦邻汇”章程并填写入会申请书。
然而,在筹划成立“商居睦邻汇”之初,不是所有餐饮商家都抱有很高的积极性的。在一次例行的零距离家园理事会上,参会的一家餐饮企业向云中居民区书记宋健寅诉苦,该企业的营业执照被马路对面的一家快餐店盗用,却苦恼于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宋健寅听后,立刻协同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等工作人员现场协调,当即就将餐饮企业这块“心病”消除了。在场的其他餐饮企业看在眼里,也纷纷“心动”起来。宋健寅告诉大家:“今后你们企业有什么事,可以来找居委、街道,我们尽量想办法来帮助你们!”
“‘商居睦邻汇’成立的初衷,是缓解商家和居民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种尝试,也是在商家和各管理部门之间筑起的一个沟通平台。”宋健寅说:“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自律组织,搭建起商户与居民之间的和谐桥梁,我本人今后也会每周定时去这些小餐饮企业坐一坐,和经营者聊一聊,询问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以商居和谐、睦邻友好为目标,一个云中地区居民广为认可的团体就此诞生。宋健寅和其他居委干部欣喜地发现,这一自律组织成立10来天以来,20户会员单位已能自觉做到不将餐厨垃圾倒在小区的生活垃圾桶内。居委方面也时常督促绿化市容所,及时为小餐饮企业清运餐厨垃圾。
这些餐饮业主表示,在正常的营业范围内,要时刻想到居民的利益。从前与之“针尖对麦芒”的居民也逐渐认识到,居民也要换位思考,多多体谅餐饮经营户的一些难处。
作为“商居睦邻汇”首期会长,莱莱小笼企业法人代表程雪忠表现得非常积极,他带头表率并倡议道,“我们在云中地区经营餐饮企业,钱是要赚的,但是一定要合理、合法、和谐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希望借助‘商居睦邻汇’这一平台,和周边居民开创和谐共发展的新局面。”
看到居民区近一半的小餐饮商户加入到“商居睦邻汇”,居民陈跃蓓女士深感欣慰,“我们所居住的家园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看到让人闹心的随意倾倒的餐厨垃圾了。”她同时也对商家表示出理解与体谅:“说句实话,因为住房条件的限制,我们做饭有时不太方便,光顾附近这些各式各样的小餐馆,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看到居民区变得越发和谐融洽,宋健寅难掩喜悦,对工作也更加充满信心。“我们居民区有部分小餐饮企业是‘前店后厨’的经营模式,餐馆的后门往往开在弄堂里,由于厨房面积狭小,有时会将切菜、洗肉等工作搬到弄堂里来做,影响居民生活环境。”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居委打算帮助这些小餐饮企业整理后厨房,将经营活动全部放入店堂和后厨,还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此外,居委还计划请商户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与居民志愿者一起,养护小区绿化,为身处的这个家园添砖加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