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听故宫“掌门人”讲宫里事儿

2018-6-25 11:53:54发布108次查看

来源/视觉中国
历经500年兴衰荣辱的故宫,是明清时期恢弘的紫禁城,是一座壮观的艺术殿堂,是一枚历史遗留下来的明珠,在现代化的北京城里散发着自己独有的古老光辉。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正在逐渐摆脱以往的高冷形象。近年来,画风清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故宫表情包”、“故宫萌”等热点词汇的出现,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被列入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故宫正在用行动向世人证明历史文化也可以是生动鲜活的。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客第99期上海科普大讲坛,分享了故宫博物院在迈向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进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期盼。500余位观众到场聆听,掀起了关注和学习文物保护的热潮。
图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客第99期上海科普大讲坛 来源/上海科技馆供图(下同)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经过努力,在两年之后,紫禁城的600岁生日之时,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和‘平安故宫’工程双双竣工,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讲述故宫博物院未来发展时这样说。
谈及备受关注的公众服务能力,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不仅要让文物有‘尊严’,还必须要让观众们同样有‘尊严’。”面对每日巨大的观众流量,故宫博物院做了各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改善售票和安检环境、增加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项目等,在一点一滴细节的变化中,拉近那个在书本上浓墨重彩、带着些许历史疏离感的“紫禁城”与每位观众的距离。
图说:昨天的科技馆四楼宴会厅座无虚席
故宫博物院能有今日的赞誉和成就,离不开背后默默守护它的工匠和文化传播者们。其中的一瓦一木,一器一物都承载着他们的心血。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不断创新和突破,用心将故宫的文化和精神传播给广大民众。文物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也是故宫博物院一项重要工程。单霁翔以“宁寿宫花园”的修缮为例,细致讲解了修缮过程的复杂和高难度,让听众感受到故宫如今现存一砖一瓦的来之不易,同时对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匠们感到由衷敬佩。
在文化推广方面,故宫博物院不断扩大开放面积,增加重量级文物的展出,改进官方网站,推出相应的app应用,研发故宫特色文创产品,丰富了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内容和观众的文化体验,让文化能够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单霁翔表示,当更多人走进来,博物馆也就有了生命力;当更多文化走出去,博物馆也就有了影响力。只有不断地优化人们参观文物的体验,不断挖掘文物背后的内涵,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让文物真正具有活力,让文化真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上海科普大讲坛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目前已举办99场,邀请到包括31名院士在内的196名中外科学家进行精彩演讲,共计两万余名听众到现场聆听。(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单霁翔精彩语录】
①有人说我是故宫博物院的“掌门人”,我觉得不准确,我是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和“开门人”。
②我以前发现,80%的观众走进来都“目不斜视”,很多人仅仅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们的文化之旅能获得什么。
③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既有辉煌的过去,我们还要让它们有尊严的现在,也能健康地走向未来。
④以前故宫博物院门前的广场上空空荡荡的,最好的座位是树根。后来我们设置了不少长椅,把树根填平做了树凳,让脚乏的游客不再三三两两坐在地上休息。我们让游客更有尊严,他们就会给故宫更多尊严。
⑤我们对自己的管理革命思考,到底是以自己管理方便为中心,还是以观众参观为中心。
⑥(实施“平安故宫”工程)午门下面的彩钢房,这有点作秀,我和公安部消防局的人一起把它拉掉,这主要就是表明一种决心!
⑦故宫博物院承诺让参观者看到蓝天、绿地、红墙、黄瓦,除了蓝天我们不能保证,剩下的我们都完成了。
⑧(故宫实施全网络售票,92年售票窗口退出历史舞台)有人告诉我老年人不会在网上买票,需要设立咨询点照顾这些人群。然而我发现中国的老年人很潮,买个早饭都是刷支付宝。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来咨询的都是中年人。哦,还有外国人。来参观故宫的每五个人里有一个外国人,在他参观前我们还要教他过现代化生活。
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你看,正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这说明国家没有一个强大的博物馆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
⑩以前来北京玩有三个“打卡”: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现在我推荐你们更省时的攻略:登故宫城楼、吃故宫烤鸭、游故宫博物院。
【单霁翔简介】
研究馆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博士。2002年任国家文物局局长。2012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2014年9月,获国际文物修复学会“福布斯奖”。出版《文化遗产·思行文丛》等二十余部专著,百余篇学术论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