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科技馆举行签署仪式:实现资源互惠共享

2018-6-25 9:43:28发布76次查看

6月24日上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双边合作协议书签署仪式在上海科技馆举行。协议文本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东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史凤雅共同签署,根据协议,未来五年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普资源和展览教育资源的互惠共享。
  2017年11月,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9个政府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或代表,“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以及我国部分科技馆、自然馆、地质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的负责人等1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就科普资源互惠共享等深度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并正式发布《北京宣言》,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等科普场馆与柬埔寨、缅甸、泰国、埃及、肯尼亚、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希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签署了16个“科普资源互惠共享”双边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书。目前,这些合作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实施过程中。
  此次合作协议书,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双方,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意义,及其对科学传播和科技类博物馆发展所带来的共建共享理念之共识而签订。根据协议,未来五年,合作双方将通过开展国家和国际层面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和合作项目,促进科技类博物馆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平台,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借助科普场馆的展教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非正规教育,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普资源和展览教育资源的互惠共享。此外,双方还将支持每两年召开一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并将这个会议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进行科普资源的联合开发和互惠共享,优先支持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科普资源;支持有助于stem教育创新发展的科普资源的联合开发和互惠共享;联合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类博物馆发展与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如培训研讨等实质性活动。
  记者获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领导下兼具学术性和科普性的科技社团,下设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天文馆专业委员会等17个分支机构。仪式上,协会理事长程东红表示,协议书的签署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长期致力于促进和推动科技类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度认可和鼓励,而中国科普场馆近年的快速发展,也为这个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了基础和能力支持。
  上海科技馆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重要成员之一。今年6月初,由上海科技馆原创的“星空之境”天文主题展受邀亮相泰国国家科博会,正是源于去年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上海科技馆与泰国国家科技馆的“一拍即合”。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此次合作协议书的签署,将有助于上海科技馆进一步在国际舞台、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科普辐射影响力。他透露,由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等联合制作的4d电影《熊猫滚滚——寻找新家园》已收到了5个国家的邀请,而馆方制作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纪录片也有望走进更多国家的科普影院。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