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杨浦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品牌
2018-6-21 10:52:26发布89次查看
6月15日,杨浦区2017-2018年度“推进卫生新医改,当好健康守门人”惠民实事工程立功竞赛总结部署大会在沪东工人文化宫举行。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菲等10人获“杨浦区基层卫生岗位(技能)能手”称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潘曙明等3人获“杨浦区三二级医院‘双向转诊’优秀组织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等10人获“杨浦区‘全专团队’建设突出成效奖”。
近年来,区总工会、区卫生计生委通过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立功竞赛,进一步聚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能力这一核心要素,不断夯实居民健康管理基础,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功能,优化管理模式,有力激活了家庭医生服务动能,涌现出了第三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茅俭波、第四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黄晓玮等一批先进个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2017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集体。
截至今年5月,全区家庭医生累计“1+1+1”签约31.2万人,签约率25.1%,其中60岁以上签约22.1万人,签约率86.8%,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共累计开具延伸处方5.12万张,慢病长处方53万张,通过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近千人。
据悉,今年本区将在“1+1+1”签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品牌,将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而有约,服务有实效,重点从“服务效果、医保引导、医药惠民”三方面综合施策。杨浦将试点家庭医生服务向功能园区、校区的延伸,重点聚焦复旦大学、长阳创谷等功能性人群,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引导形成合理有序的诊疗机制,保障居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提升居民获得感。为此,杨浦将持续推进“杨浦-新华综合医联体”、肺科专科医联体和儿童康复、儿科联盟等专科医联体的合作机制,加强区校、区院联动。以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医学院-附属医院-街道(镇)”共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和分级诊疗示范基地等工作为着眼点,依托“制度+科技”的手段,推动“三个中心”建设、远程带教与会诊机制、分级诊疗和精准转诊机制等优化,构建具有杨浦特色的医疗联合体系。
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为打造一支业务精、服务好的全科医生队伍及辅助队伍,目前本区正在积极研究社区全科和紧缺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推进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改革,旨在落实医务人员工作条件、薪酬福利、职业发展、住房政策、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