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
2018-6-21 10:52:19发布104次查看
在杨浦区生活垃圾(湿垃圾)资源化减量处置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生产线dcs中央控制系统和监控视频,监控和管理生产运行情况和设备工作状态。
杨浦区作为全市今年首批整区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区之一,自2011年至今,已在726个小区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比例达78%(据市房管局统计,杨浦区居住区总数为927个),累计覆盖家庭户数约为37万户,在推进进度上保持全市前列,其中新江湾城、四平、控江、长白、延吉、殷行、五角场街道等七个街道基本实现了整区域分类覆盖;2014年底杨浦区开始推进绿色账户激励机制,截至2017年底,覆盖30万户,办卡率平均达到90%;2017年,杨浦区根据市分减联办要求,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目前已完成709家单位的分类工作。
2017年,杨浦在新江湾城街道尚浦名邸、政立路711弄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品质提升试点。一年来,实施的效果如何?近日,记者来到这两个小区,就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进行了采访。
多级分拣提高分类准确率
政立路711弄为9栋多层的老旧小区,该小区于2011年试行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并于2014年起推行生活垃圾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小区内设置了分类垃圾箱房和两处绿色账户扫描点,每天上午7点至8点30分,下午6点30分至8点两个时间段,小区居民可将在家中分好的干湿垃圾投放进相应的垃圾桶,再由垃圾监督员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督导检查,并扫描积分。
“垃圾分类刚开始推行时还觉得挺麻烦,哪些属于干垃圾、哪些属于湿垃圾自己也不清楚,经常会分错,后来每天下楼扔垃圾时,我就去请教垃圾督导员,问问他们干湿垃圾到底是怎么分类的。”居民李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对于垃圾分类我已经得心应手了,每天早晚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投放,再给绿色账户积个分,这些积分还能兑换食用盐、肥皂、洗发水等生活用品。”
随后,记者来到了杨浦区垃圾分类典范试点小区——尚浦名邸。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内每个楼层都放置了干垃圾桶与湿垃圾桶。
掀开盖子,里面的垃圾袋也用黑色和白色作了区分。黑色袋子大而薄,用来收取干垃圾;白色袋子小而厚,能够装下容易滴水的湿垃圾。
据了解,该小区两年前就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先由居民在家进行干湿分类,再由小区保洁员将居民扔错的垃圾挑拣出来,进行二次分类。“每周,保洁员会对每层楼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评分,做得好的可获得一枚红色星星,做得一般的为蓝色星星,做得较差的为黄色星星。”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垃圾源头分类工作主要依靠的还是居民自觉,需要在源头上把好第一道关。”
从居民家中自行分类,再到保洁员把关,小区里的垃圾基本实现了干湿分开。最后一道关卡设在尚浦名邸小区地下车库内的垃圾集中回收点,保洁员们收集的垃圾每天都会运到此处存放,分拣员会将所有垃圾全部打开检查,进行第三次分拣投放。
在垃圾集中回收点的一旁,还设置了一处“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小区居民可将家中的可回收物投递至此处,并现场兑换礼品。
分类好的垃圾运往何处?
记者从区绿化市容局环卫部门了解到,目前,杨浦区共有各类垃圾收集车147辆,其中干垃圾清运车105辆,湿垃圾运输车28辆,餐厨垃圾清运车13辆,有害垃圾清运车1辆,能基本满足当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同时,生活垃圾按照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种分类,经不同途径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杨浦区生活垃圾(湿垃圾)资源化减量处置中心位于军工路3703号,目前正处于试运行中,最大处置能力达600吨/天,采用密闭式好氧工艺,通过强制通风等手段,可快速发酵可腐烂垃圾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发酵后留下的残渣通过中转站转运至老港集中处置;位于军工路3701号的杨浦中转公司,于2006年正式投入运营。中转站率先采用了横式压缩装箱式工艺,设三台压实设备,配备了12辆转运车,1辆救济车,1辆洒水车。目前,三台压缩机每天可中转生活垃圾1200吨,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压缩后将运到虎林路码头卸载,通过船运到达老港处置;而有害垃圾则由环卫收集,集中交由相关企业处置;可回收物则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按照市《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和“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三年必须取得阶段性目标,五年解决问题”的要求,杨浦在总结新江湾城街道尚浦名邸、政立路711弄小区试点的基础上,正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工作。
“有分类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统计台账、有分类实效”,达标居住区创建积极推进。落实物业管理责任,将设置垃圾分类容器、驳运机具及投放管理等方面内容写入业委会与物业签订的服务合同中;试点推进环卫作业单位与物业企业签订收运协议,明确双方分类投放—收运的义务;强化分类指导员、分拣员、督导员三支社区队伍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其中,分类指导员主要负责在分类投放点指导、督促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以及绿色账户积分扫描;分拣员主要负责对居民投放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督导员主要负责对居住区或单位的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进度和实效进行巡查评估、督促整改;在普遍告知的基础上,加大单位垃圾分类日常执法巡查及处罚整改工作力度,对多次违规、拒不整改的,按程序实行拒收运措施。
据悉,杨浦区正加快推进全区公共区域及分类居住区1496座垃圾箱房(含垃圾压缩站143座)规范化改造,通过统一设计,做到分类投放容器设置规范、方便投放、标识清晰、便于管理、干净整洁、宣传新颖;重点推进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规划建设一处区级再生资源集散场,12处街道镇再生资源中转站,至少建成120个居住区回收服务点,同时,与爱回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打造再生资源上门回收的手机app;下一阶段,将新增31辆干、湿垃圾作业车辆、12辆有害垃圾作业车辆,确保每街道镇1辆,机动1辆。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