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北京西城两地文化馆携手打造"南北情"系列

2018-6-15 11:01:17发布89次查看

这些日子,上海的戏迷们汇聚在长宁“狂欢”。原来,6月2日、3日,作为上海长宁和北京西城两地“南北情”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曲韵南北情”为主题的两地两馆戏曲、曲艺交流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展演。展演汇集了评剧、京韵大鼓、曲剧、北京单弦、河北梆子、快板、京剧、沪剧、越剧、评弹、黄梅戏、豫剧等十数种南北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曲艺表演,让广大戏迷朋友过了把戏曲瘾。
  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介绍,自2016年起,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和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两个区级文化馆携手创建了以公共文化多元交流为目的的品牌项目“南北情”,让两地群众文化得以“走出去”和“请进来”,已陆续举办了舞蹈、合唱、美术等方面的交流研讨活动。这不仅让两地的市民在家门口就欣赏到千里之外的城市风韵,更促进了两地两馆文化团队的发展。
  守住对越剧的初心
  越剧在江浙地区家喻户晓,但是这样柔美温婉的江南戏曲在北方是否有人问津呢?这次展演中,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的“小百花越剧团”来到上海,与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佳艺”越剧团进行同台演出和交流,为观众献上了《盘妻索妻》《情探送别》《庵堂认母》等经典折子戏。两个团队都是以中青年为主的白领组成的越剧团队,因为热爱越剧而聚集在一起。
  当听说来自北京的小百花越剧团的成员都是地道的北京人时,全场观众一片惊呼。在舞台上,他们字正腔圆地唱着越剧时,一个个都宛若江南的女子和小生。上海越剧迷们都连连称赞“不容易,迭格不容易”。而来自上海的佳艺越剧团,虽然成立只有一年,但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也让现场掌声不断。
  原创戏曲“妙手仁心”
  在交流演出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北京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和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心有灵犀”地先后在同一年里,推出了以北京曲剧和京剧为载体的原创剧《b超神探》和《社区仁医》。两部剧都以现实生活中的好医生为原型创作,用艺术手法来讴歌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讴歌当下时代精神,并且真实还原百姓生活中熟悉的场景。
  《b超神探》以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为原型,将贾医生和患儿的医患亲情展现在观众面前,饱含着京腔京韵。新编京剧《社区仁医》则以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医生石向东为原型,讲述他化解“医患矛盾”的故事。
  娃娃传承中华戏曲
  在这次演出中,京沪两地的娃娃戏曲演员让观众们眼前一亮,也让人欣慰中华戏曲有了很好的传承。由北京西城选送的刘梓恬小朋友今年10岁,却已经在国内很多戏曲大赛中获奖,她表演的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让在场的观众都惊叹这小演员的老练。而来自长宁小梨园戏曲艺术团的李思齐、雷子铱小朋友一曲京歌《我爱你中国》引来场内掌声雷动。两个小朋友师从李军、陆敏两位老师,也已经是电视台戏曲节目中的常客。
  两地名家同台献艺
  台上,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一曲弹词《俞伯牙》,台下,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虽然不能听懂唱词,但我们都被这优美动听且别具江南风味的旋律打动了。”来自北京的曲艺演员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岔曲儿传承人张蕴华将潇丽大方、韵味醇厚的北京单弦《避雨亭》带到上海。上海大学副教授、民俗学专家胡申生在研究、教育之余,全身心扑到了京剧上,是华庭京剧艺术团的鼓师。在南北曲艺的交流演出中,他开设了一个京剧小课堂,通过讲解传统京剧打击乐队的角色分工,让平时一直隐藏在侧幕的乐手们走到观众的视野中来。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