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这种网红食品“好吃”全靠猫腻,卖家坦言:“从不让我孩子吃”!

2018-6-15 5:07:15发布83次查看

  突然刮起了一股
吃红糖馒头的风潮!
不少馒头店一跃成为网红店
就是因为主打的是
红糖馒头!
于是,
为了吃上一口红糖馒头
好多人竟然还排起了大长队~
这网红的红糖馒头
居然一下子变成了“毒馒头”。
近日,温州永嘉警方经过半年时间侦查,破获系列“毒馒头”案件,当地数十家早餐摊位在红糖馒头内违法添加甜蜜素,41名早餐摊主落网,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一两块钱一个的红糖馒头,涉案金额为何如此之大?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大家熟悉的名词:甜蜜素。
红糖馒头卖得好
居然都是染色勾兑的
海南有个大学生,两年卖出7800万个红糖馒头,1.5元一个,销售额过亿。
仙居一家特产店,一个月能卖出1.3吨红糖馒头。
而在永嘉,一家馒头店每天都能卖出上万个红糖馒头,有些人大老远跑来甚至一口气团购两三百个……
不过,最近早餐店的红糖馒头却有点卖不动了。老板说,以前一天卖上百个,现在一半不到。
她说,都是被永嘉的“问题馒头”给连累的。
事情还要从去年12月说起,永嘉警方接到举报,说有家馒头店的红糖馒头甜分异常。经过抽查检测,民警发现店里的馒头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俗称 甜蜜素)严重超标。
在红糖馒头里添加甜蜜素不是什么新鲜事,全国多地历年来都有打击的案例。
但这一次,永嘉的民警不满足于单个案例,凭借多年食品安全案件打击的经验,民警判断,使用甜蜜素替代红糖可能是红糖馒头生产行业的潜规则。
民警一个月买了上千个馒头,排查了全县各个大小店铺。每天办公室都像一个馒头铺。
随后,永嘉警方联合当地市场监督部门,进行甜蜜素含量检测。在大样本的基础上,检测结果有点触目惊心。
今年6月全面收网,公安部门抓获41人,食安办关停取缔了37家违法添加甜蜜素的早餐店。
同样,在去年12月5日,莆田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鲤城街道胜利路朱某经营的馒头店生产经营的红糖馒头进行抽检。检测报告显示,该馒头店于当天生产的红糖馒头 甜蜜素不符合gb2760-2014的要求,检测结论为不合格。1月15日,仙游县市场监管局对其立案调查。
这些店铺为啥要加甜蜜素?
其实原因很简单:成本低、好吃。
这些有毒的馒头里为了节省成本,加的并不是红糖而是添加了甜蜜素。有的不法商家不放红糖,为了让红糖馒头色泽好看诱人,竟然 还加入了酱油,最后再用甜蜜素遮盖住酱油的味道。
警方介绍,甜蜜素是一种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
这次被抓的早餐店老板之一韩某是安徽人,来永嘉县开早餐店15年了。他发现永嘉人特别爱吃红糖馒头,于是也学着做,但试了几次,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够甜,不好卖。后来别人告诉他秘方,用赤糖加甜蜜素,不仅色泽好看而且甜,韩某一试,销量确实很好。
“我的孩子不吃红糖馒头”
“说实在话,我自己的孩子,我都不让他们吃红糖馒头。”早餐店主韩某被抓后说。
甜蜜素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使用的范围很广泛。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在19类食品中使用,比如烘焙类的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等清凉饮料,还有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干果。
但是,甜蜜素不能用于馒头、包子等发酵面制品类,以及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肉制品中。
在馒头里添加甜蜜素是违法的!
“早知道馒头里放甜蜜素要被罚5万元,就不去动这心思了。”仙游的朱某既焦虑又懊悔。1月31日,莆田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其送达处罚书, 没收违法所得9.75元,并处以罚款5万元。
而在永嘉,韩某、陈某等人因构成了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罪,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如何鉴别是否含有甜蜜素?
没有甜蜜素:食品入口后,舌尖上会直接感觉到甜,甜味来得特别快。
有甜蜜素:入口后要等一会儿才会感觉到甜味,有一个从不甜到甜的过程。在入喉时还有一阵后甜,甜的时间来得特别慢,消失得也慢。
大部分甜蜜素超标的食品是很难依靠感官鉴别出来的,需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对于蜜饯食品,可以做点粗略的鉴别:蜜饯如添加适当,含在嘴里甜味绵长,回味性好;但过量添加会有股苦涩味和金属味。
从健康角度出发,提醒广大网友还是尽量购买天然食糖的食品和饮料。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