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志愿者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值得推广吗

2018-6-14 0:00:00发布93次查看

不久前,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瑞康里小区启用了干湿分类的垃圾箱,派出志愿者指导居民定时、分类投放。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走访南京东路街道,参加市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来到瑞康里,察看了瑞康里小区垃圾分类推广情况和管理方法,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和生活垃圾管理立法等听取意见建议。活动中,市人大代表建议明确垃圾分类标准,使其容易理解和执行。
30多名志愿者轮流值班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贵州居民区集中着多个老式里弄小区,瑞康里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南京东路街道为该小区实行了微更新改造,将瑞康里装饰一新。弄堂里搭起了花架,开辟了绿地,和过去陈旧黯淡的环境相比,大为改观。“环境变美了,能不能让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有所进步呢?”适逢垃圾分类正在黄浦区推广,街道和居委干部们行动起来,在小区里开展垃圾分类推广工作。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人大代表来到瑞康里,看到弄堂一角装上了崭新的干湿分离的垃圾箱,箱门上还贴有对应的分类图示。据介绍,垃圾箱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段让居民进行分类投放,由两名志愿者分别担任分拣员和扫描员,配合管理。下午2点正值居民倒垃圾的时间,记者看到,居民投放垃圾时,分拣员负责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并对不正确的分类进行调整。扫描员负责为分类正确的居民进行绿色账户的积分扫描。扫描员黄彪介绍:“小区每户居民都有一张绿色账户卡片,这是向社区居委申请办理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实物、服务、抽奖等。”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方皖瑾介绍,除瑞康里之外,贵州居民区的宏兴里、永平里小区也在开展垃圾分类推广工作。根据场地条件、居民户数、垃圾生产量等情况,小区里的一部分垃圾箱间推行“干、湿、有毒有害、可回收”四分类,另一部分推行“干、湿、可回收”三分类。整个贵州居民区共有30多名志愿者轮流值班,每人每月值班两天。
记者了解到,本市推行垃圾分类管理的小区中,采用“固定时段投放垃圾、志愿者照看”管理方式的,不止瑞康里一个小区。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走访调研的杨浦区政立路711弄小区,采用的也是相似的方法。
需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记者从市人大获悉,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正式立法项目。而要想在全市每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首先要寻找合适的分类投放方式和管理模式。瑞康里的投放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否值得推广呢?有代表认为:“采用这种方式,得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扔垃圾是稍纵即逝的行为,一旦离开了志愿者的引导,不自觉的居民和搞不清楚的居民就会扔错,给后一道分拣工序增加了负担。”
贵州居民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沙干孙表示出了同样的担忧:“作为志愿者,我会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也会带动我的家人养成好习惯,但谁也不能保证小区里的每个人每天都能自觉。”另一名志愿者徐静雯则有不同的看法:“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现在才刚开始。等时间一长,居民对各种垃圾的分类熟悉了,就能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不需要志愿者每天盯着了。据我观察,现在大多数居民做得还是不错的。”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放认为,瑞康里小区采用的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可以看做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志愿者既是管理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影响和带动身边一批人。”市人大代表、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婷婷表示,瑞康里采用的定时投放和志愿者管理办法,是一种引导性的方法,可以持续,但这并不是垃圾分类监管到位的唯一措施。每个小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探讨垃圾分类的监管方式应与小区的特点相结合。
在座谈交流环节,张婷婷代表还针对生活垃圾管理立法提出建议:“垃圾分类的标准一定要明确,可以按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制定标准,使其容易理解和执行。同时,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结果公开也很重要,让居民知道前期的分类工作是有用的,才能增强他们继续分类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是在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和各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下,全体市人大代表开展的本届以来的首次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指出,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问题需要各方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既要主动积极和探索创新,又要顾及社会发展现状,力求知行合一、对策精准、宣传有效。市人大常委会要继续深入调研,推动政府不断探索完善生活垃圾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动员全体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制定出一部在现阶段可操作、可保障的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以良法促善治,将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